处理完金羊毛的尸体之后,我们顺着一地的血腥与拖拽痕迹不断往黑兰伯城深处走去,以图寻找林少松和巴图鲁的去向。
这地下的扁宽隧道远比我们想象的长,我们三个人走在这压抑的“缝隙”间,越发感觉胸闷气短。
空气是阴冷而干燥的,而且有对流,这与外边湿气浓重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与溶洞形成应该拥有的大环境格格不入。
这让我突然感觉,整个溶洞体系似乎经过过精密的改造,黑兰伯城的先民在它内部开凿了一些比较科学的通风系统,才能让这个洞穴保持这种恒温恒湿,通风流动的状态。
但,黑兰伯人费尽的搞这些是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而四周的石壁光溜溜的,也没有提供给大家任何已知的线索,又或者以前有悬索,但现在被时间和人工给抹去了。
无从知晓。
就这样,王吼在前,贤红叶居中,我掂后,大家大概走了半个多钟头左右,走在最前边的王吼突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他伸出手,指着前方的一块灰色的石头道:“你看……”
我顺着王吼的目光看去,突然发现在那石头的一侧,生长出一些棉花一般的东西,在走过去,用手电仔细看看,却又发现那长棉花的黑灰石头,并不是真正的“石头”。
确切的说,那是一个死人。
从我的方向看,这人就斜靠在石块的一侧,歪头露齿,眉头紧锁,显示出一种极其痛苦的死像。
这死人死去的岁月应该很长了,甚至已经被洞穴中流动的干燥空气风成了“人干”。他浑身的衣物已然干枯,碳化,整个脸皮也凹了进去,仿佛是一张干枯的黑色树皮。
除此之外,死人右手中还拿着一把匕首,而在死人本应该露出干肉的部分,布满了棉花一样的毛发。
王吼拿手电照着那人的身体,随后沉稳的伸出手,将那人手里的刀子拿起来看。
那是一柄我从没见过的刀子,从刀柄判断它应该属于某种型号的刺刀,但具体是什么型号,什么枪支的刀,我就不得而知了。
对此,我急忙问对兵器见多识广的王吼道:“这是什么刀?”
王吼在当兵时接触的武器比我要多,作为侦察兵的他对于军用装备也有深厚的研究。
因此,这货只看了那刺刀一眼,便随即开口道:“A型j-b35制式30军刺。这是古董级别的东西。”
我急忙制止住他道:“等会,你慢点……刚才说什么军刺?我听不懂。”
王吼挠了挠头,随后形象的冲我解释道:“知道三八大盖吗?这刺刀就是那枪上边的!”
王吼一句话,顿时让我茅塞顿开。
在中国军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两种武器,一种是五六式冲锋枪,另一种就是三八大盖式步枪。这两把枪用形象一点的话说,前者保卫了祖国,后者打下了天下。
三八大盖的学名叫“明治三十八年式步兵铳”说起来,这是日本人发明的武器,也是当年二战中,日本陆海军装备最多,最广的制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