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一天入值(2 / 2)

盛长柏现在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还不需要考试典籍里面的思想,合适不合适。

就是检查一下错别字,多字少字,为书本增加一些,简单的标点符号,方便阅读。

校勘错别字,凡错字以雌黄颜色涂掉。

别字或多字,以雌黄圈之。

缺字,在字旁添入。

如果行距密集,则用朱砂画圈,然后在上下空纸处标写清楚。

诸点语断处,以侧为正。

有人名、地名等需要细分者,以中间加细点分隔,这就是顿号。

当然了想要校检这些书,也不是盛长柏按着自己记忆随便的改就行了。

像是后汉书,这种流传下来还算比较多的版本,盛长柏就需要,把所有的版本都找出来。

逐字逐句的仔细斟酌,查询各种资料之后,有充实的佐证,依据之后,才可以更改。

在大周朝校书,也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

当然了,严谨是因为盛长柏不是大佬,是大佬的话,盛长柏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思,校检一些典籍。

甚至可以给科举的经义,论注作疏。

校检的时候,难免的可以夹带一些自己的私货。

那些古代传下来的经史典籍,又没有标点符号。

不好改原版文字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改一改断句。

中文的博大精深,就在一字一字之间,不同的断句,一句话就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意思。

只要科举的时候,考官认同哪方面的解释,哪个说法就是‘显学’。

想要做点大事,争取一点学术圈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盛长柏就处于大周学术最高,最权威的地方。

也不好浪费这么好的条件,等工作稳定下来之后,盛长柏就准备自己写本书。

写书,当然是为了传播一些现代的思想,以后想做点事,搞点改革的也容易一点。

校书的事情,不是一件急事,慢慢的来做就行。

盛长柏也不是准备混日子,校书这件事本身,还是挺有意义的。

如果不是大周朝,官方一直矢志不渝的校检,印刷,传播书籍的话。

科举也不可能那么兴盛,也不会从寒门之中,涌现出那么多的人才。

虽然这大周朝的寒门,并没有那么“寒”。

怎么算也是,平民之中的上等人家,起码也要买得起,借得到,由朝廷印刷出来的,做工精美,错漏最少的官版教材。

好多没钱的平民之子,都是读的民间盗印教材,各种传了N手的手抄本。

都不知道会有多少错漏,教材都是错的。

怎么可能能打下好的基础。

在最重视默写的初级(县学,州学)教育中,拿着错版教材,这些人不管再怎么学,也不可能考的进去。

官学这些人都进不去,最简单的拜得名师之路,直接就让这些人自己给堵死了。

其他路,肯定都要比考进官学,更加难走。

寒门也大半出自世家大族的旁枝,经商的富裕人家,乡间的大小地主。

但是大周朝的仕途,总不是像之前朝代,被世家高门完全的垄断。

这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平民的上升渠道,算是真正的打开了。

盛家也是出自寒门,但是盛家也不好说就只是普通平民。

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盛老太爷也是赚下了偌大的家业。

到了盛长柏这一代,三代皆中进士,盛家才成为官宦世家。

如果稍有一点差错,断了考中进士的传承,断掉两代人,盛家就又可以说是寒门了。

寒门站了起来,离平民能站起来,还是有一大段差距的。

平民想要出头,还是很难的,普通的平民,根本就承担不起进学的花费。

还是要先努力赚钱,才有寒门出贵子的可能。

大周朝是优待读书人,但也要读到进士,才能享受到大部分的优待。

县学,州学,甚至太学,一共招收不到多少学生不说,就是招收进去了,也给不了学生,太多的补贴。

供养一个人读书,脱产读书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还不确定有确切的回报,哪是一个平民之家可以承受的。

多少的‘小康’之家,经过几代的积累,才迈向了小康。

供养一个读书人之后,轻易就让家庭返回赤贫了。

...

第一天上班,盛长柏就胡思乱想了不少的事。

初步想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先在邵文馆混上几年。

这段时间,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理政,和文坛扬名。

然后就申请外放,到地方上任上一任或者是两任,通判,知州,知府,知军的都可以。

然后就可以,再回到汴梁,在中央发展了。

这就差不多定下了十年规划,等这段时间过去,可以看情况,再规划下一个十年。

胡思乱想的时间过的也挺快,盛长柏把需要的书,给找出来。

没有看上几页书,就到了下衙的时间。

出了宫门,盛长柏也没有等盛紘,一起回家。

带着刚认识的几个同僚,就奔着樊楼去了。

第一天上任,为了以后工作方便,请同事吃喝一顿,盛长柏可以接受。

这算是同事之间的必要交际,哪个时代都会有。

偶尔的话盛长柏没有意见,也就相当于现代去个KTV了。

但大周朝大部分官员,不是偶尔,就是每天的例行活动。

下班之后,聚上一堆人到青楼楚馆吃吃喝喝,举办各种宴席去。

这已经形成一直社会风气,盛长柏这是私人请客,花自己钱。

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公款吃喝,用朝廷的钱,给自己找花魁,这怎么看都是过分了。

单看大周朝这些朝廷官员,骄奢淫逸的场面的话。

完全看不出来,大周朝现在四面皆敌,四面楚歌的场面。

只能说封建社会的官员生活,实在是太腐朽了。

好几年了,盛长柏都适应不了这样的日子。

大周朝把樊楼这种高级青楼,收归国有还是很有道理的。

要不然朝廷好不容易收上点赋税,都让官员,糟蹋到青楼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