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公知之,杨约此人我较为了解,内怀狡算性情桀骜,恐怕不会就此认下,必有报复。”
“我倒不贪恋这个内史令之职,只是杨家目前这个状况,难道还敢违逆圣意。”萧琮不解道:“杨素都隐忍不发,杨约又敢如何?”
“杨素不敢有何动作,是因为他一动,陛下必有雷霆万钧降下,可若杨约也如此,杨家只怕马上就要如昔日的高家一般,会被立刻分而食之。”
见萧琮有些犹豫,李建成也不再劝,马上要入夜宵禁了,他也不好宿在梁国公府上,便告辞离去了。
………
戊申,皇帝诏曰:“听采舆颂,向天下百姓咨询治国的建议,这样才能知道治国之得失,
能问政与百姓,这是先贤圣王的风范,而这诏书得到的反馈,便是大量百姓希望齐公高熲能继续出仕辅国佐政。
皇帝听到百姓意见后的反应不得而知,但确实是从善如流的任命高颎为太常卿,掌管礼乐祭祀,自汉以来便是九卿之首,正三品。
只是高熲当日谢恩后便谏言陛下不该如此急切的征发徭役,应当避开春种秋收,这样才能使百姓积存粮食不致于受困于饥荒。
但被皇帝当庭斥其欲求名声而辱君父,高熲羞愤欲绝,但也拿皇帝没有一点办法。
杨广又对着众臣宣告了他的理想:“轥轹轩唐,奄吞周汉,子孙万代,人莫能窥。”
也就是要当一位驾驶马车碾过轩辕唐尧,功绩超过姬周刘汉,后世子孙万代都没人敢望其项背的伟大帝王。
皇帝能有这样的志向当然是好的,群臣也只能拜服。
于是命令尚书右丞皇甫议征发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一百余万人,开辟通济渠。
从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又从板渚引黄河水经过荥泽进入汴水,从大梁以东引汴水进入泗水到淮河。
又征发淮南的百姓十余万人开凿邗沟从山阳到杨子进崐入长江。
兴修水利,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这样无节制的征发青壮,已经是超过了天下所能承受的。
于是朝臣无论出自何方,都纷纷谏言,尚书省及民部官员宁愿辞官也不敢接旨。
李建成也跟着众人谏言,结果就是被当成那只被杀鸡儆猴的鸡,与另外几位老臣,一起被拖下朝打了御杖。
他到底还是年轻,而且打御杖的人也曾是他的故交,便稍稍放轻了几杖,只是表面上来看与其余人伤势差不多。
李建成当然知道劝不住杨广,但该忧国忧民的地方不表现也不好,孤身谏言直面杨广他是不敢,但从众的胆子还是有的。
好在官职没有被贬黜,而朝臣们也从皇帝的态度中看出了这件事皇帝绝不会妥协,这让许多官员感到绝望,这可才是大业元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