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像原来,学的再好,也需投效世家才能有机会入仕为官。
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造反?
皇帝秦王卫国公在朝,河间王英国公在外,各地折冲府还有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以及几十万兵卒。
辞官归野?
若是大家都能同心协力,共进共退,倒也确实是能够胁迫皇帝,毕竟武将再多再悍勇绝伦,总不可能用这些莽夫治理地方。
他们能造成的破坏力,可比贪官污吏大的太多。
可问题就是,他们永远也做不到同心协力,朝廷职位显赫权重的永永远远都只是那些个,谁不想给自己人。
如果某一方退出了,其余势力肯定不会跟上,而是会选择立刻献媚陛下,将空出来的官位赶紧吞进肚中,并将他们在朝外的利益,也全部吃干榨净。
散朝后,有不少官员同长孙无忌打招呼,话里话外表示承情,左右示好一句话,真若有事,这点情分可就连拿出来说的份量都没有。
长孙无忌与他们客套了一番后,就走到了自己舅父高士廉的身侧。
“舅父。”
高士廉边走边低声道:“无忌,你还是有些冒失了,陛下怎可能还会下旨从被罢黜的官吏中选官任职,那岂不是在说裁撤冗官之事是错的了。”
长孙无忌道:“怎么也会有人提起试一试,不过顺手而为。”
“你就不怕惹得陛下厌恶。”
“朝中贵戚私下,都认为陛下气量狭窄,但外甥却是知道,陛下是个大度能容人的,便是稍有不喜,只要我能做出实事,陛下就还会提拔重任。”
高士廉叹了口气没说什么,自己这个外甥,自小便是极为聪慧,博通文史颇有计谋,唯有一点不好,权欲极重。
想为官作宰没什么,入仕之人,九成九都想过,但也只是想想,最多有机会就努力试试,但长孙无忌却不是,有机会就愿意赌上全部,没机会拼死也要创造出机会。
他这个年纪就为大理寺正,已经是很高的了,可却还是要这般冒失,博一个在陛下在朝臣中露脸的机会。
至于其如此性格的缘由,所谓知子莫若父,他虽不是无忌亲父只是舅父,但到底是一手抚养其长大,也是清楚的。
当年长孙安业将无忌与其妹妹赶出家门,使得他们明明出身显贵,却还是不得已要投靠他这个舅舅。
而他,虽然出身渤海高氏家中藏书不少,但并不算富贵,只是薄有田地并在长安有处房宅而已。
而他在前朝时官位也不高,从九品的治礼郎而已,养活自己一大家子人已经是勉强了。
后又因兵部尚书斛斯政暗助杨玄感后逃奔高句丽,他遭受牵连出贬岭南,尚且不知还能否活着回来,只能卖掉田宅,换一所小宅,安置老母妻儿以及外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