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动员令(2 / 2)

大周逍遥王爷 小贞德 1696 字 9个月前

她在钱佳宁的搀扶下站直了身子,挺直了摇杆,然后道:“我虽然不读书,但也知道三从四德,相公为国为民抗击倭奴,这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径,我身为她的妻子,不能帮他上战场杀敌,又怎么能拖他后腿呢?”</P>

此话一出,就连林岳也有些懵,他没想到,平日里自己这个柔弱似水的外甥女,竟有如此刚强的一面。</P>

刘茂则更是激动,他对吴招娣解释道:“小昭啊,我不是说了,不是我们不支持刘凌,实在是这件事太大。”</P>

“他是魏县都尉,若无朝廷调令擅自出兵,可是造反的罪名!到时候,你们全家都要满门抄斩的!”</P>

吴招娣自然知道造反是什么罪过,她冷静的回复道:“茂叔我知道什么是造反,但我们这次并不是造反,而是去救人,我相信,皇帝陛下一定会明察秋毫,不会治我们的罪的!”</P>

在吴招娣心中,皇帝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他的法眼,是好人是坏人,他一眼便能看出来,而且他也总会帮助好人,惩治坏人。</P>

刘凌这次东出抗击倭奴,是好事,只要是做好事皇帝便不会怪罪。</P>

或者说:好人做好事,又为什么要被按上造反的罪名满门抄斩呢?这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P>

所以,吴招娣才会如此笃定的支持刘凌。</P>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想法十分单纯。</P>

因为皇帝并不是神,而是人,虽说皇帝一般都比较聪明,但聪明人却并不一定讲道理。</P>

为了利益,为了平衡,为了王权,为了稳定,牺牲些许好人的利益甚至是性命,在这些当权者的眼中,不过是动动手指罢了。</P>

眼见吴招娣说不通,刘茂随即又看向一旁的钱佳宁。</P>

在他看来,虽说吴招娣在刘凌家算是管事之人,但若论聪明和明事理,饱读诗书的钱佳宁应该要比她强上不少。</P>

然而,他目光刚落到钱佳宁的身上,后者便笃定道:“我也支持夫君的所作所为,他一心为了大周国,为了鲁州百姓,不惜犯生命之险去平定倭患。”</P>

“若陛下因此事将他满门抄斩,那我钱佳宁,甘愿同夫君一起人头落地!”</P>

此话一出,刘茂顿时瞠目结舌。</P>

好家伙,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P>

他原以为自己将此事说明之后,刘凌的几个老婆会极力反对他冒险。</P>

但没想到,这家伙的老婆竟和他一样刚烈,不仅不反对,而且还有大力支持的意思。</P>

这下,他是彻底没话说了。</P>

一旁的林岳也看出了几人是铁了心了,于是他便对刘茂说道:“算了,舍命陪君子吧!”</P>

“此番出征,若能平定鲁州之乱,哪怕人头落地,你我也未必不会名留青史!”</P>

闻言,刘茂体内的血性似乎也被激发了出来。</P>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来岁的封建社会,人命确实不大值钱,脑袋大了也就碗大个疤瘌。</P>

可若是死了之后,能被史官记上几笔,供后人传唱,那这一生也不算白活!</P>

更何况,刘茂也对那经常进犯大周郭靖的小小倭奴恨之入骨,若此次能手刃一两个,他也算是活够本了。</P>

想到这,刘茂也咬牙道:“几个女子,都有如此气概,我刘茂自然也不能落后,我这就让人加紧准备!”</P>

说罢,刘茂转身便走。</P>

林岳也对吴招娣说道:“你们好好在家,别乱跑,等我们回来。”</P>

说罢,林岳也转身离去。</P>

虽说只是二百人的队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

这些人的吃穿住行都是问题,一定要全部想好,而且还要做好沿途遇到敌人的遭遇战问题。</P>

这对他这个指挥官而言,是不小的考验。</P>

二人走后,赵玲绮也立刻走出门去。</P>

钱佳宁见状赶忙问道:“玲绮,你去干吗?”</P>

赵玲绮回头道:“去找我爹要我的宝贝去!”</P>

说罢,她翻身上马扬长而去。</P>

朱聪和朱寿对视一眼之后,也溜了出去,苏元宝见状连忙跟了上去。</P>

钱佳宁想将二人叫住,但一旁的吴招娣却像是透支了体力般的身体一软。</P>

她无奈又只得将其扶住。</P>

这时,苏如意似是想到了什么,她一边往外跑一边说道:“佳宁姐,你照顾小昭姐吧,我出去一下,一会就回来!”</P>

“哎,你……”钱佳宁开口的时候,苏如意已然不见了踪影。</P>

这时,吴招娣说道:“没事,放心吧,他们一个个都鬼精着呢,吃不了亏!”</P>

“咱先回屋,给相公准备行囊吧!”</P>

钱佳宁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