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掐架刘凌虽说没输,但也气的够呛,现在的他实在没心情去兵部处理公务,只想找个由头回家睡上个回笼觉。</P>
然而,还不等他找到于廷益请假,一个小太监便匆匆的找到了他,说道:“刘大人留步,陛下有请!”</P>
此话一出,刘凌瞬间睡意全无。</P>
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文武百官的人群,刘凌跟着小太监,一路来到了萧帝的乾清宫中。</P>
“臣刘凌参见陛下!吾皇……”步入宫中,刘凌赶忙跪地施礼,但话还未说完,便被萧帝打断。</P>
“起来吧!起来吧!”</P>
“谢陛下!”刘凌站起身来。</P>
萧帝看着刘凌,嘴角难掩笑意的说道:“我听杨浦说了,此次能立下如此功勋,你才是第一功臣。”</P>
“别的不说,但是调动市舶司完成那么多的物资购买,换作其他人也是万不可能的。”</P>
“二十八天一座城,今后我大周朝,未必会有第二次这样的奇迹。”</P>
听到萧帝的夸赞,刘凌也不敢骄傲自满,只是谦虚的说道:“是鲁州百姓,以及各级官员协同合作的功劳。”</P>
“不然,单凭市舶司,也是万难做到的。”</P>
这话也是实话,自从市舶司召集民工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鲁州百姓都是主动上前帮忙,不为别的,就为了刘凌的名号。</P>
萧帝见其如此谦逊,心中更觉舒坦。</P>
若是一般人立下如此大功,又被自己如此夸赞,尾巴怕是都要翘到天上去了。</P>
但在刘凌眼中,这些功劳似乎算不上什么。</P>
在此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萧帝又道:“这次升你为兵部侍郎算是破格提拔了。”</P>
“不过我倒是不想让你在兵部办差,而是另有任命。”</P>
刘凌闻言一怔,随后便也释然了,现在辽东刚打了胜仗,鲁州又摆平了倭患和海盗,兵部正是宽松的时候。</P>
自己在兵部确实没什么太重要的事可做。</P>
“陛下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便是,刘凌一定全力以赴!”</P>
萧帝微微点头,他说道:“最近朕接到密报,说有人同蒙古私自进行茶马交易,朕任你为兵部右侍郎,是想让你领个巡抚的衔,去调查这件事!”</P>
“啊!”刘凌大惊。</P>
所谓的茶马交易,就是走私的一种代称。</P>
具体说来就是将内地的货物卖到蒙古换成战马,再运回内地进行售卖。</P>
也不一定是茶,锅碗瓢盆,铁器兵器,粮食衣服,工具药品等东西都可以。</P>
毕竟蒙古除了畜牧业是没有其他生产力的。</P>
连口锅都造不出来,只能去抢。</P>
可抢也是个费力的活,西边的大魏铁骑丝毫不弱于他们的蒙古铁骑,双方死磕了几次,蒙古一方不仅没抢到东西,还损失惨重,所以便只能过来欺负大周。</P>
而大周自从派遣王崇担任宣大总督之后,整个北境防线焕然一新,很多地方的城防守备严密了许多。</P>
蒙古骑兵再也不能肆意劫掠了。</P>
自己制造,造不出来,抢劫,又抢不动,没办法只能花钱买了。</P>
当然,指着他们开矿挖银子也不现实,所以这些人便以马匹代替银子进行交易。</P>
这便是所谓的茶马交易。</P>
一般来说,朝廷是不会和蒙古做生意的,毕竟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你觉得我是土匪,我觉得你是恶霸,仇怨颇深,谁也不服谁。</P>
我和你做生意把你养肥了,你回头又来打我,那我岂不是亏大了?</P>
所以,朝廷一直严令和蒙古进行交易。</P>
但有利益便不会缺胆大的人。</P>
从内地购买廉价物资送去蒙古,再换回精良的马匹回来高价售卖。</P>
这一倒腾便是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利润。</P>
这么大的利润,足以让很多人为之疯狂。</P>
所以,自古以来,这种交易便没断绝过。</P>
朝廷对此的态度也很明确,那便是抓住一个杀一个。</P>
这么多年来,栽在这件事上的晋州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P>
现在又有人举报此事,而且是皇帝亲自过问的,估计这事一定小不了。</P>
惊讶之后,刘凌赶忙说道:“回陛下,调查此事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我想这件事非同小可,必定牵扯到地方官员,甚至是地方军队。”</P>
“若要查个明白,怕是要调集一部分兵员随臣前去才可。”</P>
刘凌倒不是怕死,他只是不想死的不明不白罢了。</P>
辽东的努尔哈赤,他都办挺了,若回过头来死在一群走私贩子头上,那也太憋屈了。</P>
萧帝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微微点头道:“嗯,可以,全国精锐你随便挑选,看上那支部队,朕便准许你调集那支部队。”</P>
“除了你,太子也会一同前去调查!”</P>
“啊!”刘凌再次失声。</P>
萧帝淡然道:“怎么,不行?”</P>
显然,萧帝是打算让刘凌带着萧元寿一同查案,并有意培养他。</P>
想明白之后,刘凌赶忙点头道:“是,臣一定竭尽全力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P>
萧帝微微点头,然后道:“兵力调动的事情,你回到兵部自己写文书便是,此事朕会明发谕旨,所以也不必保密。”</P>
“虽说这样会打草惊蛇,但也能更大限度的确保你们的安全。”</P>
“若查出什么也不要轻举妄动,尤其是宣大那边,还是要以稳定为主,这个,你应该明白吧!”</P>
刘凌点头道:“臣明白。”</P>
很明显,萧帝是怕宣大的兵将参与其中,若真是这样,万一刘凌和之前的萧元寿那样,一个激动,将所有参与其中的兵将砍了,到时候宣大防线,怕是就难了。</P>
这也是他不让别人带萧元寿去的原因。</P>
因为别人估计是拦不住自己这个冲动的儿子的。</P>
交代完这些事之后,萧帝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对了,你对严高严首辅和严庆,这父子二人怎么看?”</P>
这话又把刘凌问愣住了。</P>
你和他们相处了几十年,现在问我怎么看?我看个J8!</P>
虽然对二人没有半分好印象,但刘凌还是努力的寻找了一番二人的闪光点。</P>
思忖一番之后,刘凌说道:“回陛下,严阁老忠于君父,勤于政事实乃我之楷模。”</P>
“严庆严大人,呃……聪敏过人,运筹帷幄,也是我等之榜样!”</P>
听到这回答,萧帝忍不住笑了出来。</P>
“严阁老忠君爱国,勤于政事,但贪腐无数,陷害忠良,以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P>
“严庆聪敏过人,运筹帷幄,但贪财好色,卖官售爵,兼并土地,掠财于民,无数百姓因他流离失所,你是不是想说这个?”</P>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明明知道答案还问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