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不遭人妒忌那是庸才(1 / 2)

【从20多岁的辛弃疾回到南宋效力开始。】</P>

【十几年来,换了十来个地方为官。】</P>

【这个频率肯定是有问题的。】</P>

【就比如说,要是辛弃疾地方官做的好,那就继续留任呗。】</P>

【要是做的不好,那就别让他当官就好了。】</P>

【造成这一现象的。】</P>

【首先是辛弃疾主张抗金,这个主张与当时的朝廷主和相反。】</P>

【再一个就是辛弃疾虽是个词人,但也是个武将。】</P>

【更是一个直性子。】</P>

【遇到什么不平事就说,辛弃疾可是敢上疏孝宗赵眘不会用人的主,面对上官自是也不会委婉和苟且。】</P>

【这就非常容易得罪人。】</P>

【就比如辛弃疾上疏孝宗赵眘,说地方多贼匪和起义暴乱。】</P>

【多是被豪绅官员几经剥削导致起义。】</P>

【要想从源头上治理起义和贼匪屡屡。】</P>

【要先治官。】</P>

【就这个主张,自然会得罪一大批官员。】</P>

【在辛弃疾42岁那年,遭到了弹劾。】</P>

【那么弹劾了什么?】</P>

【弹劾辛弃疾嗜杀成性,用钱如流水。】</P>

【辛弃疾做了什么?被这么弹劾?】</P>

【弹劾的官员说,辛弃疾在地方镇压盗匪和起义的时候,做法太过,杀了太多人。】</P>

【这就是嗜杀。】</P>

后世实时弹幕——</P>

“被主和派污了。”</P>

“不用雷霆手段,怎么震住盗匪和起义?”</P>

“这都算是嗜杀?难不成这个弹劾的人,想要用爱感化。”</P>

“冷知识:辛弃疾在地方为官的时候,镇压过后的起义和盗匪,没有再起来过,这就是威慑的效果。”</P>

“白起:哈哈哈……笑死我了。”</P>

“有些人的道德有些过于高了。”</P>

“乱世,先杀圣母!”</P>

“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就像是身处在象牙塔里的人。”</P>

“我觉得这没啥大问题吧,是杀的起义和盗匪,又不是杀的安分守己的老百姓。”</P>

“一群软骨头站在道德制高点,骂那些维护和平的人。</P>

说他们嗜杀,是刽子手。</P>

也太搞笑了。”</P>

“最搞笑的是,还有人说辛弃疾杀了不少老百姓。</P>

完全把盗匪和起义动乱的名号给省去了。”</P>

“这么给你说吧,想要弹劾你的人。</P>

哪怕你做的事情是对的。</P>

他总有办法用文字上的游戏说你犯错。”</P>

【至于用钱如流水。】</P>

【则是因为辛弃疾给孝宗赵眘上疏,说是想要建个飞虎军。】</P>

【一则可以镇压盗匪和起义。】</P>

【二则可以抵御金军南下。】</P>

【孝宗赵眘表示可以,但是朝廷不会出钱,让辛弃疾自己想办法。】</P>

【辛弃疾一口应下。】</P>

【在建军营时缺少石料。】</P>

【辛弃疾就让那些犯罪轻的罪人,背石料来。】</P>

【背石料到一定程度,可以免罪。】</P>

【于是就解决了这个难题。】</P>

【之后又缺少瓦片。】</P>

【辛弃疾就通知城里的百姓,让他们每家都需要背20片瓦。】</P>

【当然也不白要。】</P>

【20片瓦支付100文。】</P>

【这么一来。】</P>

【还真被辛弃疾在一年之内组建了一支飞虎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