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何为君子?辛弃疾也(2 / 2)

“一句可怜白发生,写尽了一生沧桑。”</P>

“杀贼,渡河,天日昭昭……太多了,他南宋凭什么有这么有志之士啊!”</P>

“估计辛弃疾临死前,也忘不了。</P>

他23岁率50军,在金兵5万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壮举。”</P>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

失志抗金,一生未休。</P>

临终前大呼:杀贼。</P>

岁月悠悠,初心不改。</P>

却未得始终,只有一腔肝胆留在人间,激励着后来人。”</P>

“赵宋天下自太祖之后,还有谁有一统山河的雄图壮志啊!”</P>

“怀才不遇的典范。”</P>

“辛弃疾在我眼里,就是不得志的霍去病。”</P>

“南宋窝囊到家了,当时那些有气节的人,临死都是意难平。”</P>

“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P>

“此去边关多歧路,烽火狼烟剑气长!”</P>

“何为君子?</P>

修身,养性,见贤思齐。</P>

可否具体?</P>

壮志,豪情,征战沙场。</P>

可否再具体?</P>

辛弃疾!”</P>

“心中的意难平!”</P>

“辛弃疾戎笔一生的无奈,都在诗词中。”</P>

【辛弃疾提出的抗金策略,只因当时朝廷主和而不被采纳。】</P>

【报国无门。】</P>

【虽然辛弃疾也在朝二十年当官,但能让他一展报复的,也不过是剿灭当地的土匪。】</P>

【戎马壮志的受阻,也让辛弃疾的一腔不甘化为了笔下诗词。】</P>

【在后世华夏辛弃疾被称为词龙。】</P>

【那他一生都作了哪些脍炙人口的诗词?】</P>

【除了《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外。】</P>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的《满江红·老子当年》。】</P>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永遇平·京口北固亭怀古》。】</P>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鹧鸪天》。】</P>

【《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P>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上层楼。】</P>

【为赋新词强说愁。】</P>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P>

【却道天凉好个秋。】</P>

帝王空间。</P>

宋太祖赵匡胤是越看越气,一棍子打在逃跑三昏君的脸上。</P>

“就是因为你们三个!”</P>

“大宋成了耻辱。”</P>

“也是因为你们,辜负了多少宋家儿郎。”</P>

宋神宗怒道:“一个赵佶,一个赵构。”</P>

“你们一个比一个能活。”</P>

“怪不得先前后世人曾说过,要是把你们的寿命给哲宗,大宋就会是另一片天地了!”</P>

“你们真是误我大宋!死不足惜!”</P>

宋朝。</P>

孝宗赵眘心中忐忑不已。</P>

他是知道有辛弃疾这一号人的。</P>

自从天幕披露了辛弃疾遗憾的一生。</P>

孝宗赵眘就一直在想,会不会让辛弃疾遗憾报国无门的皇帝中,他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