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P>
赵匡胤的心跟着天幕上的后世华夏人的评论,忽上忽下。</P>
怎么会这样?</P>
在看明朝历史的时候。</P>
后世华夏人那是齐刷刷的称赞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绩。</P>
全天幕没有一条是评论或者置疑的言论。</P>
为何到了他赵匡胤,他的功绩,会被后世华夏人这么两极分化的评论。</P>
赵普看赵匡胤沉下了脸,忙解释道:“陛下,息怒。”</P>
“依微臣来看。”</P>
“后世人陈斌说的才是最准确的。”</P>
“至于后世的实时弹幕,多有夸张之言,不用都信。”</P>
“之前宋朝后世子孙的宋微宗,不就是澄清过了吗?”</P>
帝王空间。</P>
朱棣惊讶道:“没有想到后世华夏人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看法,区别有这么大。”</P>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后世华夏人对赵匡胤评价不高。”</P>
“绝大数都是被他后世子孙所连累。”</P>
“宋朝,富宋,却兵弱。”</P>
“多少是一种遗憾。”</P>
“无论是在朝代或者历史长河上。”</P>
【历史上有名的黄袍加身,也被称为陈桥兵变,具体发生了什么,也挺有趣。】</P>
【大概的意思就是,赵匡胤带兵出去打仗。】</P>
【夜宿在陈桥驿。】</P>
【次日,赵匡胤在半睡半醒间,听到外面喊声四起。】</P>
【赵匡胤疑惑间,刚出门,就被一群手下围了起来。】</P>
【在混乱中,不知是谁将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P>
【说是天冷了,披件衣服。】</P>
【赵匡胤都没有反应过来,士兵们全身跪下高呼万岁。】</P>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P>
【宋太祖赵匡胤一袭黄袍加身,成就了宋朝盛世,此后历经320年,共十八位赵氏皇帝。】</P>
后世实时弹幕——</P>
“如果陈桥兵变,赵匡胤就是不肯称帝,会发生什么?”</P>
“回复楼上:赵匡胤:让你多读书,你非得去养猪。</P>
我不接受,不白忙活了。”</P>
“回复楼上:黄袍加身你不肯,你铁了心要做大周的忠臣。</P>
你做了忠臣,我们这些兄弟岂不成了大周的反贼。</P>
回头皇帝能饶了我们?”</P>
你既然不肯做皇帝,开弓没有回头箭。</P>
为了兄弟们的脑袋,那就只能帮你为大周殉国了。”</P>
“回复楼上:赵匡胤:我自己策划的,我拒绝,我是脑子有病吗?”</P>
“回复楼上:这种事吧,历来都是欲说还休,半推半就。</P>
都是将来要青史留名的,吃相不能太难看。”</P>
“回复楼上:赵匡胤:你们这是要害了我。”</P>
“赵匡胤第一次当皇帝没经验,竟然让亲弟弟给干掉了,家贼难防啊。”</P>
“回复楼上:烛光斧影,这个典故就出自这里。”</P>
“赵光义:可得给你黄袍加身,反正也是我的。”</P>
“赵匡胤是个能人,可是他弟弟赵光义是个废材。”</P>
“重文轻武就是从赵光义开始的。”</P>
“赵匡胤:你们干什么?龙袍怎么弄到我身上了。</P>
我这手怎么回事,怎么自己系口子,快阻止他啊。</P>
我这腿怎么回事,怎么自己往龙椅上走啊。”</P>
“不管怎么说,赵匡胤开创了历史上经济文学最繁荣的都朝,这就是功劳。”</P>
“赵匡胤最后给他弟弟做嫁衣。</P>
连两个儿子也被他弟弟杀了。”</P>
宋朝。</P>
正在上早朝的宋太祖赵匡胤,豁然起身。</P>
“金牌脸”扫过文武大臣,掷地有声道:这是我大宋的盛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