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结束了五代十国,名声为什么会这么差?】</P>
【那就有的说了。】</P>
【南唐后主李煜,相信不少人都没听说过。】</P>
【不过他的那首《虞美人》,想来你多少听过一两句。】</P>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P>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P>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P>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
【南唐灭亡之后,次年,李煜与小周后被押解至京师。】</P>
【赵光义继位,年仅二十五六岁的小周后依旧国色天香。】</P>
【赵光义常常将小周后召入宫中,动辄几日。】</P>
【甚至让画师记录了下来。】</P>
后世实时弹幕——</P>
“这个正史没有记载啊,是不是后人抹黑赵光义。”</P>
“回复楼上:这有什么抹黑的?又有什么洗白的?</P>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P>
赵光义真要是光明磊落之人,谁会信这个?”</P>
“回复楼上:别的不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P>
真是听过最贱的话。”</P>
“小周后也不是啥好东西,害死了姐姐。”</P>
“赵光义不堪下作的一生,谋杀哥哥,强占前朝王后,杀害侄子,害死弟弟。</P>
劣迹斑斑,恶行累累。</P>
留下千古骂名。”</P>
“李煜也不是好人,表面上夫妻情深。</P>
但在老婆大周后病重,和她的妹妹小周后好上了。”</P>
“小周后被赵光义宠幸,乃野史,不足信。</P>
更与虞美人的词作无关。”</P>
“回复楼上:往往野史才是真的。”</P>
“回复楼上: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公开,死后由后人公开。</P>
活着的史官,谁敢写对皇家不利的,当场就死了。”</P>
“不是说让人作画出来了嘛?”</P>
“赵光义两大污点,一是烛影斧声之谜,一是强占小周后。”</P>
“回复楼上:高粱河车神,不是污点?”</P>
“回复楼上:车神,那是他的高光时刻(狗头)。”</P>
“赵光义比他哥哥确实差远了,高粱河之战输的莫名奇妙。</P>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也赢不了。</P>
赵大是大将出身,给军队制定的行军作战方略还是没问题的。</P>
到赵二手里,他一个管后勤的,也制定方略自然是害人害己。”</P>
【宋太宗赵光义除了上面的荒唐,还有便是高粱河之战。】</P>
【要问车技哪家强,高粱河车神宋太宗赵光义绝对是王中王。】</P>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P>
【好大喜功的他。】</P>
【认为宋太祖赵匡胤能做到的。】</P>
【他也能做到。】</P>
【赵匡胤做不到的。】</P>
【他赵光义也能做到。】</P>
【于是在宋朝的三军将士刚刚攻灭北汉。】</P>
【赵光义又立马下令对辽北伐,意在收复幽燕之地,统一天下。】</P>
【刚打了胜仗,没有犒劳三军将士已经是怨声载道了。】</P>
【都没有休息好,就被拉去北伐。】</P>
【宋太祖赵光义可不管这些,不顾众将反对,御驾亲征亲率10万大军从镇州向北出发。】</P>
【攻打辽朝。】</P>
【也属于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P>
【辽军也没有想到,这位会这么急攻打,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P>
【宋军先后收复两州。】</P>
【又击溃了辽军北院大王率领的辽军万余人。】</P>
【宋军初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