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这些奸臣死后,谥号还有个忠字。”</P>
“都挺长寿,完颜构也活了八十好像。”</P>
“讲个笑话,南宋的奸臣居然有谥号。”</P>
“对于赵构这个主和派皇帝来说,他们都是忠臣。”</P>
“坏人长寿啊。”</P>
“我也讲个笑话,这些奸臣都长寿。”</P>
“何愁南宋不灭!”</P>
“祸害长寿。”</P>
“南宋亡就亡在软骨头掌权,投降派被重用。”</P>
“怎么不仔细说说李纲这个宰相,他的功绩可不少。”</P>
“李纲和于谦都是救世能臣,可惜赵构是个投降派,根本不会让李纲主战,并且接回二圣。”</P>
“完颜构:谁抗金我给谁不自在。”</P>
【赵构在位期间,由于当时特殊的环境。】</P>
【也造成了赵构更加的崇文抑武。】</P>
【一心和金求和。】</P>
【而不是想要加强武力,收复北宋的故土。】</P>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情况,也是有原因的。】</P>
【就比如赵构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金军进攻非常的猛烈。】</P>
【恨不得把南宋一起灭了!】</P>
【一时间,北方大部分地区沦陷。】</P>
【赵构让人去请和,换来的是金军攻击更加猛烈。】</P>
【赵构不得已,只能到处出逃。】</P>
【一路逃到了杭州时。】</P>
【雨季关系,金军行军困难,不得已撤了兵。】</P>
【赵构身边的宦官,骄奢蛮横,聚敛钱财。】</P>
【让不少杭州的军官不满。】</P>
【于是就有了苗刘之变。】</P>
【苗刘二人率手下八千人发动兵变。】</P>
【在处死赵构的亲信宦官后,仍不罢休。】</P>
【逼迫赵构退位。】</P>
【等韩世忠和各地将领得到兵变消息,立马去救援。】</P>
【最终俘获苗刘两人。】</P>
【赵构遭遇此变后,对武将更加的不信任,也变相导致崇文抑武的情况更加严重。】</P>
后世实时弹幕——</P>
“苗刘虽对,却太蠢了,即便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俩智商不够,早晚的事。”</P>
“怎么没有把赵构杀了。”</P>
“其实没有苗刘之变,赵构也是一心求和的。”</P>
“赵构估计心里是想,收复失地,不可避免要放权给武将。</P>
万一他们造反怎么办?</P>
还不如和金求和,在江南当个国主平安度过一生。</P>
反正他照样享受。”</P>
“岳飞和韩世忠都是愚忠。</P>
碰到这样的皇帝,还不如让他被杀,另立明君。”</P>
“苗刘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杀了赵构!”</P>
“你能保证,继任者比赵构更有能力?你能保证,南宋不会四分五裂。”</P>
“你能不能去了解他赵家兄弟氏族。</P>
没了赵构,随便选一个都比他强。”</P>
“这才是岳飞必须死的潜在原因。”</P>
“瓦剌留学生和宋高宗赵构,谁更强点?”</P>
“起码叫门哥他打了,完颜构就会跑,就会逃。”</P>
“打赢了还赔款的王朝,皇帝还以此为荣,不灭国都难。”</P>
“左一句为了百姓,右一句为了百姓,百姓:你tm的为了谁了?”</P>
“有岳飞韩世忠在,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P>
“历史上最窝囊的朝代,莫过于宋朝,而逃跑三昏君功不可没。”</P>
“宋朝的皇帝没有真本事,软弱无能。”</P>
“两宋就是这样,有难的时候武将就有点用。</P>
形势好点了,那么武将就是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