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开禧北伐(2 / 2)

“有人说韩侂胄的北伐,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为。</P>

我不太认同。</P>

巩固权利有很多办法,并不一定非要北伐。”</P>

“韩侂胄是个人才,是个忠臣,是个权臣。</P>

比朱熹的理学强多了,实在多了,也实惠多了。”</P>

“开禧北伐真的非常可惜,前期非常顺利。”</P>

“宋朝一个值得让人深入思考的朝代。”</P>

“党争导致,韩侂胄最后能用的人不多,一部分人主和偏安一隅,一部分看不惯韩侂胄。”</P>

“韩侂胄不是权臣,韩侂胄的问题在于没有把一碗水端平。</P>

没有搞好平衡。</P>

所以开禧北伐成了闹剧。</P>

不停有人造他的反。”</P>

“外戚出身,没有一呼百应的实力。”</P>

“内鬼太多了。”</P>

“南宋韩侂胄的名声差,就是惹怒了文人朱熹,被朱熹的后人贬低的。”</P>

“因为韩侂胄打压文痞们,所以落了个恶名。”</P>

“北伐这么大的事,要不是有皇帝支持,怎么可能成。</P>

但是打败了仗,韩侂胄又被砍了脑袋送去金议和。</P>

你觉得宋史会写韩侂胄是个忠臣吗?”</P>

秦朝。</P>

始皇嬴政轻声道:“后世人说的也不无道理。”</P>

“这个韩侂胄能北伐,没有皇帝的允许,一个人也不可能能做到。”</P>

“可惜啊。”</P>

公子扶苏点头道:“又是党争,之前的隆兴北伐是因为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互相攻击失利。”</P>

“这一次也是。”</P>

“把宰相的头颅送到金为求和。”</P>

“这明显不是正常的事情,而是党争另一方占据了上风。”</P>

帝王空间。</P>

宋太祖赵匡胤失魂落魄道:“又失败了。”</P>

“北伐又失败了!”</P>

“天要宋亡啊!没有多少时间了!”</P>

“为什么就不能把所有人拧成一条绳子,一致对外?”</P>

【韩侂胄主张北伐。】</P>

【为了能北伐成功,甚至重用不少打压过的官员。】</P>

【比较有名的便是韩侂胄和辛弃疾本来是政治上的对手。】</P>

【但是北伐开始筹备后。】</P>

【韩侂胄任用60多岁的辛弃疾,甚至还想让辛弃疾做为北伐的主要将领。】</P>

【可是这些人有一部分,并不主张北伐。】</P>

【再加上有人对韩侂胄不满。】</P>

【都暗暗等着拆韩侂胄的台,弄得军心涣散。】</P>

【辛弃疾也想要北伐,可是他并不昏庸。】</P>

【在得知具体情况后,辛弃疾就曾飞书给韩侂胄,让韩侂胄冷静一点。】</P>

【北伐乃是国家大事,必须要准备齐全,不能匆忙北下。】</P>

【韩侂胄以为辛弃疾人老了,想法也保守了。】</P>

【于是把辛弃疾贬到了地方做了一个小官。】</P>

【毫无意外,韩侂胄主张的开禧北伐失利了。】</P>

【为什么会失利?】</P>

【因为有官员在韩侂胄北伐的时候,勾结金,要让出四州,以求割据为王。】</P>

【金彻底没有了一个方向的骚扰,全部大军攻击北伐大军。】</P>

【一消一涨之下,再加上突然。】</P>

【焉能不败。】</P>

【这还是和赵构一心重用主和派,有很大的关系。】</P>

【为什么这些官员敢投金。】</P>

【因为他们觉得南宋从皇帝和大臣都乞求和金议和,那他投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