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宦官杨复恭则认为应当立寿王李晔。】</P>
【据说唐僖宗点头同意了,当时的他连说话都办不到了。】</P>
【也有说是唐僖宗已经无法思考了,最后死了,杨复恭宣布遗诏由寿王李晔继承皇位。】</P>
【不过无论是谁当上皇帝。】</P>
【他都要面临两个问题。】</P>
【一是宦官专权,二是藩镇割据。】</P>
【想要镇压藩镇割据,就要手中有兵。】</P>
【而在田令孜掌管禁军死后,是由杨复恭掌管禁军的。】</P>
【杨复恭这个大宦官,也不老实。】</P>
【为了能专权,收了不少干儿子,甚至还有不少地方的节度使。】</P>
【为了争夺权力,还暗地里杀了唐昭宗的舅舅。】</P>
【唐昭宗李晔表面对宦官杨复恭客气,但是时常和宰相商议。】</P>
【如何解决宦官专权。】</P>
【在一顿较量之后,李晔占据上风掌控禁军。】</P>
【而大宦官杨复恭逃出京都。】</P>
【不久后被杀。】</P>
【李晔掌控了禁军,大力扩张,很快禁军人数达到了十余万。】</P>
后世实时弹幕——</P>
“唐昭宗不该杀杨复恭的,可以用杨复恭,用完再杀。</P>
杨复恭虽然是专权的大宦官,但是他的利益是和唐昭宗绑在一起的。</P>
他一个宦官也当不了皇帝。</P>
换一个人当皇帝。</P>
又不会亲近他。</P>
所以唐昭宗是可以用杨复恭的势力来镇压藩镇的。”</P>
“无论是对藩镇又或者是宦官,理论上唐昭宗做的事对的,但是处理的方式不对。</P>
导致全盘皆输!</P>
自己也落了个凄惨的下场。”</P>
“回复楼上:唐昭宗立足还不稳,就杀宦官,讨伐藩镇,也不会用人。</P>
怎么可能赢。</P>
心有大志并不代表有能力。</P>
太急切了!大局观略差。”</P>
“着名作家曾说过:当你身处历史的那个位置上,你做的,不一定比他强。”</P>
“开上帝视角,你们肯定说的头头是道。</P>
要是你是唐昭宗。</P>
真不如他。”</P>
“怎么说呢,唐昭宗是有一定能力的,要不然也板不到大宦官杨复恭。</P>
也不会被杨复恭选中当皇帝。</P>
冷知识:一个有为的皇帝,是宦官愿意看到的,尤其是天下不稳定的时候。</P>
但是吧,唐昭宗有能力是有能力,但不多。”</P>
“唐昭宗说好听点是有能力,说不好听的就是瞎折腾。</P>
但凡他不折腾。</P>
大唐也不会亡这么快。</P>
你要说埋怨他吧,也不行。</P>
一个皇帝眼瞅着天下大乱,不去做点啥也不妥当。”</P>
“王朝末年了,唐昭宗已经尽力了。”</P>
“唐朝后期的烂摊子太大了。”</P>
帝王空间。</P>
“好样的!”</P>
李渊刚夸了一声李晔。</P>
但是在看到后世弹幕后,心中一惊。</P>
什么玩意?</P>
看样子李晔除掉大宦官杨复恭并不是一件好事。</P>
明明禁军扩大到了十万余。</P>
为什么后世弹幕说李晔的下场很惨。</P>
到底是哪里做错了。</P>
是因为平定藩镇导致的吗?太急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