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与绍兴十二年(1142),升枣阳县为枣阳军后,一直都是抗金的重要前线。</P>
荆鄂都统制(差不多相当于方面军司令员)兼知枣阳军孟宗政,率麾下忠顺军就驻扎在枣阳,以应对金国随时可能的进攻。</P>
枣阳县城外忠顺军的营帐里,孟宗政赤着上半身趴在床上,他后背的伤口出现了化脓的迹象,他的第四子孟珙正在小心的给孟宗政上药。</P>
“爹,你的伤一个多月了,怎的一点好转都没有了,要不儿子回临安给你请一个医术高明的医家回来?”</P>
看着自己爹后背上化脓的伤口,孟珙的心里很是担忧。</P>
孟宗政自己倒是无所谓的样子:“你爹我纵横沙场几十年,一点小伤用得着大惊小怪的吗?”</P>
孟珙皱眉道:“爹,军中的军士伤口化脓致死的不在少数,切切不可大意,趁着这段时间金人暂时无力南下,我回一趟临安给你请一个医家回来。”</P>
孟宗政很不以为然:“军中的军医治疗刀剑伤最为拿手,何须回临安再请医家?”</P>
就在这个时候,虞侯王坚在营帐大门外叫道:“大帅,军营之外有来自临安的传旨内官,说是有旨意给大帅和璞玉的。”</P>
“永固,你去请传旨内官到帅帐中稍等。”</P>
孟宗政立刻忍着伤口的疼痛换上都统制的铠甲,和儿子一起赶到了忠顺军的帅帐中。</P>
帅帐中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内官站在帅帐的案桌前,旁边是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官员,手中提着一个药箱。</P>
这位内官就是赵灵笙派来的陈煜了,他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这才终于赶到了枣阳,为了不耽误皇太女殿下的嘱托,他不敢休息就立刻来到枣阳军营帐中传旨来了。</P>
“这位内官,本官就是荆鄂都统制、知枣阳军孟宗政,这是犬子孟珙孟璞玉。”</P>
孟宗政说实话心里有些忐忑,他已经听说了朝廷中内斗不断,官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册封了公主为史无前例的皇太女。</P>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孟宗政和荆鄂所有军队的统制都惊呆了,毕竟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P>
后来消息陆续传来,册封皇太女之后,把持朝政的史相公党羽被一一剔除,甚至还有人进献了两匹汗血宝马。</P>
汗血宝马已经在中原绝迹了数百年,孟宗政对此表示怀疑,不过听其他人都这么说,他也就姑且听之。</P>
这才元夕刚过没多久,临安就有人来传旨了,由不得孟宗政不忐忑。</P>
他倒不是怕自己被丢官罢爵,只是害怕朝堂随便派一个不懂军事的人来瞎指挥,好好的枣阳防线说不定就得功亏一篑。</P>
“令旨:荆鄂都统制、知枣阳军孟宗政劳苦功高,封为枣阳侯,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其四子孟珙颇有战功,特擢升为武翼郎。”</P>
陈煜念完令旨后,笑意盈盈的将旨意卷轴合拢道:“孟都统,接旨吧。”</P>
孟宗政这才回过神来,感情这个旨意是皇太女的令旨,而且还是加封他们父子的旨意,连忙躬身道:“臣孟宗政接旨。”</P>
孟珙现在毕竟才只是一个二十八岁不到的年轻人,得知自己的武阶从现在的承信郎,一路飙升到了武翼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惊喜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