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和邹应龙两家人,以及随同一起来的七、八个老仆、婆子,最终还是嘉会门下了船。</P>
与刘克庄同来的是,除了他夫人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儿子。</P>
邹应龙也带了夫人,与六个儿子,他还有两个女儿均已经嫁人,还有两个儿子业已考取功名,就没有随同一起来临安。</P>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邹应龙一生中三任妻子,生了十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P>
在八百年后的现代,根据邹应龙家的族谱,他的子孙后裔已逾百万之众,抗战时期知名学者邹韬奋就是邹应龙的第十九代孙。</P>
进入嘉会门后,两人的儿子们大多只有十几岁到几岁,见到了珍兽苑人潮涌动,非常的想要进去逛逛,两人只有跟儿子约定好,等他们休沐的时候过来游玩一番。</P>
两人绕道西南,在路边租了四辆马车,从皇城的边上往前走,一直来到了侯潮门。</P>
侯潮门是每年观赏钱塘潮的绝佳地点,每年钱塘江潮涌的时候,不仅仅是文人士大夫和老百姓,有时候皇帝也会亲临侯潮门观潮。</P>
从侯潮门往前走就到了都亭驿,这里招待外国使者的地方,功能与鸿胪寺、会同馆差不多。</P>
都亭驿对面就是东华门,再往前走就是六部桥,过了六部桥就是和宁门,和宁门外就是临安最为知名的御街了。</P>
南宋时期临安还没有凤山门,东南方向的往来客商必须经由侯潮门进出,所以这一带非常的繁华,不比御街差多少。</P>
车夫驾驶着马车来到了和宁门外,刘克庄和邹应龙两家人刚下车。</P>
两家人的儿子们都没有来过临安,大多都是几岁、十几岁的时候,见到如此热闹繁华的地方,差点兴奋得都大呼小叫起来。</P>
刚把车资结算给车夫,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红豆(春松)见过老爷、夫人,还有各位小郎君。”</P>
两人定睛一看,就见到了自己儿子、女儿的贴身侍女、小厮。</P>
刘克庄的夫人连忙问道:“春松,甫强在什么地方?”</P>
春松满脸喜色的道:“回老爷,郎君和邹小娘子得知两位老爷这两天到临安,就命我和红豆在这里等候,他们正在对面的酒楼里等候呢。”</P>
邹应龙对红豆道:“红豆,把筱筱和甫强叫来吧。”</P>
红豆小鸡啄米般的点头:“老爷,我这就去。”</P>
不多时时间,一个健朗的年轻人,与一个头戴帷帽的小娘子从对面酒楼出来,直奔邹应龙与刘克庄这里。</P>
“筱筱见过爹爹、阿娘,见过刘叔父,见过各位兄长。”</P>
“甫强见过爹爹、阿娘,见过邹伯父,见过各位兄长。”</P>
邹筱筱和刘甫强一起行礼。</P>
邹应龙和刘克庄的夫人,久违的见到自己的孩子,激动得拉着他们东问西问,生怕在临安的这段时间没有吃好穿好。</P>
邹应龙看着自己女儿,不由得心生感慨,他问道:“筱筱,你与甫强的婚事准备得如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