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以万金之躯向一群低贱的士卒敬酒?!</P>
皇帝的威严何在?</P>
文臣的脸面何在?</P>
如果是太上皇或者其他的官家,在场的文臣都能跳出来斥责。</P>
只是当家官家却不一样,她是真的能下得了狠手的,动不动就砍人脑袋、抄家灭族。</P>
登基一年砍的人,比南渡以来所有官家加起来都要多。</P>
太上皇遇到被人斥责,最多也就是斥责几句,大不了贬官外放。</P>
这位官家就不同了,可能就会直接把人削职为民,然后家产还要被抄没。</P>
刘榘、程珌两人也就是顶撞了几句,就直接被削职为民了。</P>
鉴于当今官家的【斑斑劣迹】,他们实在不敢在这种场合上与官家唱反调。</P>
毕竟朝廷里的硬骨头,要么与官家是同一条战线,要么是被史弥远或者官家整得远离了朝堂。</P>
赵灵笙也知道自己不能再有动作了,否则文官们就该要炸锅了。</P>
自己该表达的态度已经表达了,毕竟接下来的军事改革,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还有什么比亲自向一群普通士卒敬酒更能代表态度的呢?</P>
“崔公,朕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居所,彭将军在临安的这些时日,暂居于进奏院。你们先回去休息片刻,今日酉时四刻,朕在皇城之内大摆宴席,为两位卿家接风洗尘。”</P>
赵灵笙将崔与之与彭义斌安排好之后,乘坐玉辇返回皇城。</P>
稍后就是崔与之乘轿,彭义斌起马,在内侍的指引下回到自己的住所。</P>
崔与之拉开轿子的布帘,他差不多已经有十年没有回临安了,好奇的看着临安的一切,这里的一切让他既熟悉又陌生。</P>
轿子从新开门入城,经过望仙桥后绕了两圈,就来到了朝天门外的御街。</P>
从御街往前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后,转入了丰豫坊中,赵灵笙给崔与之安排的房舍就在这里,还亲笔写了【崔府】二字制作为门匾。</P>
赵灵笙知道崔与之不喜奢华,所以给他安排的房舍虽不大,却也是十分清幽,还种植了不少梅兰竹菊四君子,衬托得这里非同凡俗。</P>
再加上一旁就是秘书省,再说了还特许崔与之可以随时进入秘书省,查看藏于此处的各种典籍。</P>
崔与之对这里很满意,他自二十多年前他的妻子林氏病逝后,就一直没有纳妾再娶。</P>
唯一的一个儿子崔叔似,已经在老家成亲生子了,所以他对物质方面的要求非常低,除了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唯一的爱好就是钟情文学。</P>
尤其是对他自己写的那首《水调歌头·题剑阁》,他自己是分外的中意,觉着这是他这一生写得最好的词作了。</P>
一直跟随崔与之几十年的老仆,开始张罗着布置宅院。</P>
崔与之一个人来到了书房,这里面的书架上不仅摆满了书籍,而且文房四宝都已经准备好了,湖笔、徽墨、端砚、宣纸、镇纸石、檀木雕刻成的笔筒一应俱全。</P>
崔与之也只能感慨官家的体贴入微。</P>
崔与之拿起一块徽墨在砚台上研磨,随后铺开一张宣纸,提起湖笔开始挥毫。</P>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P>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P>
本来这首《水调歌头·题剑阁》,自有一股【老来勋业未就】的哀怨之气,可是他今日的书写这一幅字,写得却是快心、欢愉。</P>
从结体、行笔、布白、情致、韵味,一直到神采,都不见半点哀怨,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P>
放下笔,崔与之满意的点点头,这幅字今晚就赠送给官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