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战略方针(1 / 2)

曲也怯律死了之后,阿绰就成为了甘州真正意义上的守将,虽然没有西夏皇室的任命,不过甘州的军民都对阿绰十分认可。</P>

第二天的时候,蒙军就知道了城中发生的事情。</P>

对于亲生父亲的死,察罕倒没什么伤心的,毕竟他就没有在曲也怯律身上感受过父爱。</P>

让察罕恼火的是,随着曲也怯律的死,他想招降甘州的计划就完全行不通了,这让在窝阔台前立下豪言的他感到很没面子。</P>

窝阔台倒没有怪罪察罕,反而好言宽慰了他几句让他节哀。</P>

既然不能招降了,那么也就只有强攻了。</P>

蒙军照例先将居住在附近的百姓集中起来,然后驱赶着他们去攻城,这也算是他们常用的战术了。</P>

百姓们消耗得差不多了后,随后就是用步军去攻城。</P>

与骑兵多数都是蒙古人不同,蒙古的步军则是五花八门的大杂烩,有蒙古人、党项人、女真人、汉人、吐蕃人,还有少量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中亚的突厥人,可以说是民族展览馆了。</P>

这支蒙古步军的战斗力非常强,而且经过长期的战争,他们对攻城也有自己的一套,无论是中亚的城市还是西夏的城市,都难逃他们的魔爪。</P>

如果没有外敌的干扰,最多月余甘州城就会被打下来。</P>

只可惜的是,现在甘州城以东有一支两万人的骑兵在虎视眈眈。</P>

托雷知道如果这支骑兵找到机会,说不定自己这十万大军就得惨败而归,所以他不得不将所有的骑兵,布置在北、南两个方向防止宋军骑兵突袭。</P>

步军不得不只能主力拼死攻西门,抽出一部分人打北门和南门,至于东门就只能放弃了。</P>

城内的守军在阿绰的指挥下,将重兵压在西门上,其他人防御北门和南门。</P>

至于东门的守军,都是由其他三门的轻伤士卒充任的。</P>

主打的就是一个,吃定你们不敢攻打东门。</P>

甘州以南数里地就是祁连山,祁连山中的一个山坡上,十几个人在居高临下的,俯瞰着这场惨烈的攻城战。</P>

孟珙放下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将他递到一旁的周深手上,感慨的道:“真没有想到,蒙鞑除了骑兵了得之外, 步军也是这般的强悍。”</P>

这支单筒望远镜,是赵灵笙千挑万选选出纯净的琉璃,让高手匠人磨了几个月后,总算是将琉璃磨制成了合适的角度,这才有了这支单筒望远镜,紧急命人送到了孟珙的手中。</P>

孟珙收到这支望远镜后,对此宝贝得不得了,平时一直都是贴身收藏着,也只有周胜、彭义斌等少数几人,这才有资格上手体验。</P>

周胜一边看着山下蒙军的攻城战,一边道:“是啊,这样的异族,比之巅峰时期的辽国和金国还要可怕。它不仅吸纳各族的人为之效力,打仗之时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居然想出用驱赶百姓消耗守军的法子,想到咱们大宋将来要与这样的敌人作战,我的心里就有些发怵。”</P>

孟珙笑着道:“赖官家的高瞻远瞩,现在我大宋的军力也非昔日可比了,要是蒙古人真敢攻打我大宋,那么定叫他有来无回!”</P>

周胜道:“其他的不说,单是有了这个千里镜,咱们就相当于多了数万精兵。官家自登基以来,这些好东西是越来越多了,以前谁敢信咱们这支骑兵有一大半都配备了钢刀、连弩、鱼鳞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