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斡扎箦(2 / 2)

斡扎箦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似乎对未来并不看好。</P>

孟珙没有说话,他肯定是不会让自家的骑兵,去为了西夏国协助防守西凉府的,毕竟这算是大宋唯一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军团了,绝对不能因为邻国折损在这里。</P>

阿绰突然问道:“斡扎箦,如果西凉府抵抗不住蒙古人,那么你会怎么做?”</P>

斡扎箦看着阿绰:“阿绰,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P>

阿绰道:“自然是真话了。”</P>

斡扎箦抬头看着天空上的漫天繁星,一字一顿的道:“我会向蒙古人投降。”</P>

阿绰握紧了拳头,一拳砸在一棵胡杨树上,怒声道:“这些该死的蒙古人!”</P>

蒙古人在西夏的行军路线,就是一部关于屠杀、屠城的历史,尤其是那些抵抗得非常激烈的城市,被攻破后几乎都逃不过被屠城的结局。</P>

西凉府里的百姓有三十万以上,即使现在就开始外迁百姓,总有许多不愿意舍弃家业的百姓,如果一直负隅顽抗的话,那么就免不了被屠城的命运。</P>

为了几十万百姓免遭涂炭,阿绰虽然感到很遗憾,却对斡扎箦的行为表示理解。</P>

孟珙此时转移话题道:“西凉府乃贵国辅郡,想必贵国皇帝陛下绝不可能让西凉府失陷,说不定此时已经派来了援军。”</P>

斡扎箦苦笑着摇头道:“援军是不可能有了,早在肃州还未被攻之时,嵬名令公老将军就已经请命去肃州守城,只是被陛下还有朝中官员们拒绝了。”</P>

“此后的甘州,阿绰将军你守城一月,除了一些物资外,你可曾看到过任何援军?”</P>

“和甘州一样,我们西凉府也没有任何的援军,更何况此时的陛下听说惊惧之下已经病倒了,对嵬名令公老将军更加依赖,每天看不到老将军就会惊惧不安……”</P>

阿绰惊道:“如果西凉府失陷,那么中兴府前将只有灵州(宁夏灵武)这个最后的门户了,一旦灵州被蒙古人攻破……”</P>

斡扎箦安慰道:“阿绰将军,这不是你的错,只是我们生不逢时罢了。”</P>

阿绰最终也只能是一声长叹,他已经尽力了。</P>

这时候的阿绰,心里五味杂陈。</P>

也许当初在曲也怯律投降蒙古的时候,他就不该将之诛杀,这样甘州的百姓,也许就不会死伤那么多人了。</P>

他在甘州坚守了一个月,除了军队死伤殆尽,百姓伤亡惨重外,他什么都没有得到。</P>

如果不是有宋军的威慑,也许甘州的百姓会再次遭到屠城。</P>

他坚守的意义又何在呢?</P>

孟珙看着斡扎箦和阿绰,最终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口。</P>

这一刻,孟珙想到了百年前的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