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贾涉可是极得官家的信任,从这次他只领沿海制置使一职就可以看出,官家恐怕对沿海制置司有大动作。</P>
“下官赵善湘,见过贾相公。”</P>
赵善湘当先行礼。</P>
贾涉笑容满面的回礼,说道:“赵知府,我如今不再枢密院任职,当不得‘相公’之称。”</P>
赵善湘笑道:“贾相公说笑了,如今你虽然未在枢密院任职,却身负官家重任,迟早会再回中枢,相公还是当得的。”</P>
许忠这时候见两人寒暄完成,这才对赵善湘抱拳道:“末将许忠,见过赵知府。”</P>
“许统制,日后你可要好生辅助贾相公,万不可玩忽懈怠。”</P>
赵善湘回了一个下揖礼,此前兼任沿海制置使之时,也曾多次召见麾下船只、人数,甚至战力最高的浒浦水军统制许忠,也算是熟人了。</P>
许忠肃然道:“末将谨记赵知府教诲。”</P>
赵善湘点了点头,介绍了随行的庆元府高级官员,随后就乘坐马车回到知府的官衙。</P>
知府官衙花厅之中,赵善湘与贾涉相对而坐,准备聊一聊沿海制置司里的的情况,第二天开始正式交接。</P>
“赵知府,沿海制置使如今有多少军士、战船?”</P>
贾涉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P>
虽然在离京之前,贾涉就已经详细看过沿海制置使的资料,可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些上报来的资料,能有三成是真实的,那就已经谢天谢地了。</P>
所以求证于现任沿海制置使,那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了。</P>
赵善湘对这些数据倒也是烂熟于心,直接就说道:“贾相公,如今沿海制置使有十五支水军,包括有明州、浒浦、金山、定海、广东、荻芦寨以及延祥寨等诸路水军,共计大小战船五千余艘,水军三万一千人、骑军一千三百人、步军三千五百人。”</P>
听到这个数据,贾涉在心里与自己在枢密院看到的资料做对比,不禁心里发凉。</P>
贾涉相信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毕竟他可以交接后亲自查证,就是不知道里面掺杂了多少水分。</P>
贾涉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赵知府,直属沿海制置使司有多少船厂?”</P>
赵善湘道:“沿海制置使司有五个船厂,分别在苏州、建康府、庆元府等地,每年可造船一千余艘。”</P>
“最近三十多年来,因为朝廷将重心转移到沿江制置使司,这些年的拨下的银钱越发减少,已经有三家船厂不得不接受民间订单以维持生计。”</P>
说到这里,赵善湘长长的叹了口气,他已经是极力维持了,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对此现状也是无能为力。</P>
贾涉感到十分的沉重,从赵善湘的只字片语中,他已经发现沿海制置使司的糟糕状况,也难怪官家打算大力整顿了,不然战力堪忧啊。</P>
赵善湘见到贾涉面色沉重,他心里轻松了不少,总算是有人来接手这副烂摊子了。</P>
:祝大家五一快乐,对于这个迟到的祝福,我感到很抱歉,从即日起尽量保证一天一更,再多我也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