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底蕴,翡翠远远没法和古玩相比。</P>
他也对古玩更有兴趣。</P>
只到了古玩街,周顾的心瞬间就凉了半截。</P>
江县的古玩街在老街区的巷子里边。</P>
门面加起来倒是有那么几十个,可这会儿大白天的,开门的竟然只有那么零星不到十个。</P>
而且有几家还做的是礼品生意。</P>
这几乎是挂羊头卖狗肉了。</P>
不过来都来了,总得打发些时间。</P>
周顾抬腿走进一家古玩店里。</P>
这店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P>
面积不大,里面摆放着各种各种的老物件,显得很乱。</P>
东西五花八门的,大多数都是几十年前的那种老物件。</P>
小人书,茶具,花瓶,佛像,折扇,还有些从老床上拆解下来的雕花纹饰。</P>
连秤都有。</P>
这都是周顾小时候见过的玩意。</P>
不过倒也有些周顾没见过,看起来年代久远些的东西。</P>
只周顾现在对这些普通的古玩已经不怎么感兴趣了。</P>
古玩,不是“古”就值钱的。</P>
行内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来着,现在值钱的玩意儿,在古时候,那也值钱。而古时候不值钱的玩意儿,流传再久,也很难值钱。</P>
周顾深以为然。</P>
在瞥了眼坐在板凳上擦拭着一件花瓶的,戴老花镜有些岁数的老板后,周顾便直接打开透视眼,开始扫视店铺内的这些物件。</P>
绝大多数连灵气都没有。</P>
偶有那么几件,里面倒是有绿色的灵气萦绕,但数量也是少得可怜。</P>
这种铺子,和潭城天子街古玩市场里边的那些古玩店,真是没法比。</P>
与其叫古董店,倒不如叫老物件店。</P>
周顾很快就没了兴致。</P>
扫视两圈后收回目光,便扭头离开铺子。</P>
老板也从头到尾都没理他。</P>
前前后后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周顾又将另外几家开门的古董店都看过。</P>
情况和这家铺子如出一辙。</P>
他算是对江县的古玩街彻底失望了。</P>
以后也不打算再来。</P>
只就在他又经过最靠近街口的这间铺子时,瞥见有个人站在店里。</P>
那个戴老花镜的老板也没再擦拭他的花瓶里,手里端着个白釉瓷碗。</P>
周顾只一眼,心里便自然而然有了感觉。</P>
十有八九是真品。</P>
因为这件白釉瓷碗的边沿无釉,直接露出了胎骨。</P>
这是通过“芒口”工艺烧造的,因为工艺缺陷,才导致口沿无釉,具备着很明显的时代特征。</P>
周顾在李华海借给他的书籍上,看到过关于这方面的介绍。</P>
在南方这边,这种带有芒口的瓷器,通常是出自于南宋时期,有很多人将其定为“定窑”的产物。</P>
但实际上,有很多这种芒口白釉,是出自于湖田窑或是景德镇。</P>
再其他的,周顾就是全凭感觉了。</P>
虽然说,这种瓷器在市场上并不算罕见,但周顾还是有点儿走不动道。</P>
他看那个中年人,就不像是个搞收藏的。</P>
如果能够以极低的价格把这件瓷碗给拿下来,那也不错。</P>
哪怕是放在家里慢慢研究也好。</P>
而周顾不知道的是,他这会儿在盯着这件白釉瓷碗,而不远处,还有人在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