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会有落石,这没错。”他一直举着望远镜没有放下来,继续分析道:“但是落石会是散乱的,很难形成小堆状。就算偶尔有个地方的落石成了小堆,也不会每一处都成堆。而且都是在正中间,人们落脚的时候必定会踩到的地方。”</P>
他终于放下了望远镜,得出结论道:“你们再看:有些小石堆的上面是个向外倾斜的斜坡,落石是不会堆在那里的,它们只会往下跌落……这些小石堆有问题……它们是人为的。”</P>
“你是说,这些小石堆、小土堆都是他们联军的人干的?”赵贵忠问道:“那他们没事干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爬这么老高的地方去堆个小土堆干嘛呀?”</P>
“他们在那里埋了地雷……”江小龙肯定地说道:“凿了坑之后埋雷下去,回填的土和碎石就会多出来了,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小堆堆。”</P>
“地雷?那不都是用导火索来引爆的吗?”赵贵忠表示不解。</P>
在上一次的战争中,他跟随着江小龙的江家军将士们一起埋设过地雷。但是那都是用导火索来引爆的。不用导火索的地雷,他还确实没见过。</P>
江小龙却胸有成竹,解释道:“有雷管还做什么导火索?其实,做个压力引爆装置一点都不难。只是当时我们打仗的时候,还没那个条件来制造而已。”</P>
“那怎么办?”赵贵忠有点急了:“没想到这帮兔崽子这么狡猾。怪不得他们没有在地狱山的山顶上设置哨卡之类的防御措施呢!”</P>
“地狱山不是谁想上都能上的。”江小龙说道:“这帮家伙这么做,其实已经算是把防御措施做得很充足了。他们没有勇气像我们那样直接从这边的缓坡上来……”</P>
停了一停,他又说道:“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设置拌索雷……太远了,我把眼睛都看疼了都看不出有没有拌索。”</P>
“咱们凑到跟前去看……”</P>
他带着两个人一边绕开悬崖边,以避免山底下的人看到他们,一边向他们两个解释道:“拌索雷是用一根细线连到引爆装置上,人只要一碰到那根细线,就会引爆地雷。”</P>
“这种雷相当的隐蔽,不注意的话很容易碰触引爆。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胶东根据地的军民首先改进了这种地雷。他们用女人的一根长头发丝来做地雷的触发拌索。非常不容易让人注意到,但是效果却极好。当时他们还给这种地雷起了个名字,叫做‘神经过敏’。”</P>
赵贵忠和江汇川当然听不懂什么“抗日战争”,什么“胶东抗日根据地”之类的名词。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听懂了这种地雷的可怕之处。</P>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小径的顶部。不远处的树林间,一些官兵们正在搜索斩割林子中的藤条,以备夜间下山的时候使用。</P>
江小龙他们从山顶上往下看,但是由于顺着山势的小径突兀不平,那些平台几乎都被突出的山石给遮掩了,居然看不见平台上的情况。</P>
他们换了许多个角度,也看不清楚平台上的情况。要么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被遮挡。</P>
赵贵忠就问道:“怎么办?难不成我们要从这块光秃秃的山崖这边,把藤条一直放下地来,让他们全员都索降下去吗?”</P>
江小龙立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真是个好主意,你太聪明了……”</P>
赵贵忠苦笑着低声嘟囔道:“其实大帅您早就这么想了……难道您还想让大家都一个个地跳下去不成?”</P>
他转身走到树林边,督促士兵们将藤条再连接长一点,一定要达到可以保证从悬崖顶上直接落地的长度才行。由于无法具体丈量悬崖的高度,江小龙还教他们如何测算。</P>
他首先让士兵丈量山顶一棵大树的高度,再丈量太阳下大树阴影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对地面建筑、士兵们的身高和步伐等等做参照物,估算悬崖在地面所形成的阴影的长度,以此来测算悬崖的大致高度。</P>
悬崖索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P>
赵贵忠跑前跑后,把他所能想到的一切细节都一一落实,包括全员准备黑色的服装,如何将武器装备在身上绑牢固,但是又不能影响在需要时能迅速拿出来使用,以及如何包裹好武器装备,使之不会在与悬崖的石块上发生碰撞时,出现很大的声响等等之类的问题。</P>
头一批下去的突击队员是最危险的。他们没有掩护,又要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缓缓下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照明,还不能发出任何的声响。</P>
这个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而且万一他们在下降的过程中被敌人发现,他们几乎就是死定了。被悬吊在半空中的人在受到攻击时是根本就无法还手的,只能被动地挨打。</P>
而且他们的失败,就意味着整个行动的失败。如果被人发现,他们就只能重返地狱山,尽速从原路撤退回去,速度慢了就会有被敌军包抄围困的危险。</P>
如何保证第一批索降的人员不被发现,甚至都不允许在半路上碰掉任何的石子或土块,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
为此江小龙长时间地从侧面观察着这块悬崖绝壁,并且在纸上画下了悬崖上的许多图纸,希望能找到一条安全的、没有松动石块,也不会造成索降人员磕磕碰碰的路径。</P>
任小宝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于是一直陪在江小龙的身边,跟他一起仔细研究索降的最佳位置和线路——他们甚至一直在讨论着改变路线,分段下降,以期避开难走的路段的方案。</P>
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终于敲定了最终的行动路线和方案。</P>
只是很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办法进行实战演练,只能祈求行动可以一次性成功。</P>
由于任小宝全程都参与了行动路线和路径的定制,没有人比他更熟悉,所以他主动请缨,要求作为第一个索降人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