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换一个方向来说,其实当导演又是更难的,因为当导演其实需要的知识非常多,并不是说你看完一部电影之后,你就能把这部电影给拍摄出来的,没那么简单。
真正的要将一部电影拍摄好,其实还是得靠他自己去从头到尾的一点一点的铺设开来,一点一点的精凋细琢。
但是关于表演的精凋细琢,这一方面他却是有外挂的。
系统的训练场能够很好的让他在这个方面无需自行探索,反而很有底气的往前冲。
现在徐横舟就是这种感觉,虽然说他在半个月中只达到了自己期望中的30的程度,但是他却一点都不慌张,因为他决定在剩下的半个月内一边继续和盲人朋友们进行沟通交流,以深化自己对盲人朋友内心世界的感悟,另外一方面就要动用到系统了。
他决定在系统中好好的体验一番成为盲人的感觉。
去好好的经历一遍沙复明所经历过的那些事情。
并且还不只是这个角色,徐横舟在之后的半个月内,把《推拿》这部电影中,所有的盲人角色都给经历了一遍。
然后重点在训练场中对沙复明这个角色进行了表演上面的训练。
娄烨当然是不知道徐横舟在这几天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在训练场中训练了多少万遍,又体验了多少次盲人真实的生活,从而对于盲人的内心世界达到了非常深入的了解。
他只知道徐横舟进入剧组进行拍摄的第一场戏,就让他感到大为惊喜。
让他不由得不感慨,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
尽管徐横舟已经一年没有演过戏了,但是他一旦进入到镜头里面,仿佛就是那个人物,完全没有让他感到一丝的违和感,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好!
他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脑海中构画了这么多次的人物,居然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了自己的眼前,完全不需要他进行任何细节上面的修改,他仿佛在拍摄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纪录片。
娄烨还是第一次觉得拍摄电影是如此的快速且省力。
徐横舟也觉得自己演的酣畅淋漓。
好久没有作为演员去表演一个角色了,这一次的表演,一开始他觉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像是做作业,后来觉得是一个挑战,现在却觉得是一种享受。
他发现自己其实是非常享受站在剧组拍摄场地中的感觉,享受在镜头中去演另外一个人的人生的那种感觉,而在这种享受中,他的代入感是如此的强烈,他是如此的忘我,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人,就在经历那样的一生。
而在剧组的拍摄现场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于徐横舟这次拍摄的投入也是有着非常大的感触的。
因为他们就处在现场,却几乎是感受不到徐横舟作为一个演员的身份,反而有种在直面角色的感觉。
当徐横舟饰演的沙复明在进行人生中的第一次相亲时,在面对与他相亲的健全女孩小向。
他双眼微微闭合,仰起头“望”向前方,一副完全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模样,非常文艺地念起了海子的《黑夜的献诗》: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个时候周边的工作人员看到徐横舟的表现,真心的因为他所饰演的这个角色的这一行为感到有些好笑,却又感到一阵莫名的揪心,以及一种文学上的飞扬。
并且在看到沙老板特别文艺范地念完这一句诗之后,正如大家所预料的,被小向的母亲所嫌弃,直接拉着相亲对象小向转身就走了之后,那种揪心反而散去了,有一种果然如此的落地感。
所以在下一秒,当看到徐横舟站在场中央,落寞无奈地正面对着湖水荡漾,以舒缓伤感的语调继续又朗诵了段诗句时。
听着这一段“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取走了粮食,取走了马”,虽然能够感受到角色此时的情绪不佳,但是反倒没有那么的忧心了。
因为他们似乎又能够从这个角色的情绪中感受到一丝的落拓,也许对方早已明白,早已知晓,他是知道自己不管怎么表现,都不可能取得对方以及对方家长的认可的,这次的相亲结果恐怕总会以失败收场。
所以反倒真性情的念出了自己最爱的诗,也算是在这尴尬境地中找一找自己的寄托,好让自己心中有所支撑。
想到这一层之后,现场的工作人员以观众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场表演,只觉得沙复明这个人物的形象瞬间就在心中清晰立体了起来。
他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所谓的盲人,也不是他身上唯一可以让外界印象深刻的标签。
更多的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属性出现在了他的身上,让观众和他的距离瞬间的拉近了。
娄烨立刻就决定把这一场戏挪到最前面,作为整部电影的开场!
虽然推拿这部电影的原着是群像,而娄烨也并不打算在电影中把视角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但是沙复明这个角色绝对是他心目中这部电影里很关键的一个角色。
是他认为的,当之无愧的男主角。
因为这个角色有点类似于徐横舟之前拍摄的《你我他》中,他自己出演的男主角那个角色虽然看是没用,但其实向观众传达了整部电影想要传达的最核心的主题。
沙复明这个角色也是一样,从他的名字中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
它想要探寻一种黑暗和光明之间的界限。
一般影片中对于盲人的描写,基本上都遵循传统的非聚焦视角,致力于让观众几乎感觉不到“盲”作为人物表征的存在,好让大家感受到盲人群体的乐观,积极向上,把所有美好的词汇赋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