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的话,让陈宫再次沉思了起来。</P>
然后坚定道:“子师,我需要张杨一个承诺,我就助他割据并州!”</P>
陈宫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P>
王允笑道:“哈哈,公台,此事容易,我这就去准备!”</P>
陈宫走后,王允看着门外喃喃道:“我能为王家做的,也只有这些了。”</P>
洛阳,吕布府上。</P>
吕布看着手里张杨写给他的密信,看得入神。</P>
随后,把高顺和张辽叫了过来,把信一并交给两人看!</P>
高顺和张辽都大感意外!</P>
“文远,说说看,你认为此事是否可行?”吕布问道。</P>
张辽道:“稚叔与我等交厚,应不至于骗我们。”</P>
“我认为可行,而且可信!”</P>
吕布看向高顺,高顺道:“我赞同文远所说的。”</P>
“稚叔性仁和,乃可信之人,他所言不错,帮助他在并州发展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P>
“我们在董卓麾下,身不由己,倘若有一天有什么变故,也能返回并州,有个栖身之地!”</P>
吕布闻言,点了点头,“既然你们都认为可信,那我们就按照稚叔的计划行事。”</P>
“不过,说起来,稚叔怎么突然如此精明了呢?”</P>
张辽道:“莫不是背后有高人指点?”</P>
吕布道:“有可能!”</P>
陈留,联军大营。</P>
通过一天的讨论,联军终于做出了部署。</P>
联军以孙坚部为先锋,兵发汜水关,袁术负责后勤工作。</P>
很快,五天之后,就传来了孙坚大破敌军的消息!</P>
一时间,全盟震动!</P>
这貌似,董卓也太菜了一点吧?</P>
一众诸侯都这么认为,感觉错过了大好立功的机会啊!</P>
夜里,张杨去找袁绍。</P>
道:“盟主,我们几路兵马屯兵河内,作用并不大。”</P>
“我们隔着大河,难以渡河而攻,况且敌军坚守孟津要塞,我们不善水战,更是难上加难。”</P>
“此时孙文台早早建功,若我们的兵马还在河内驻扎,那天大的功劳都与我们无关!”</P>
“所以盟主,在下建议,盟主把其余兵马偷偷调离河内,进驻盟军大营。”</P>
“仅仅留下我部兵马,虚张声势,牵制孟津敌军即可。”</P>
“如此,盟主便可趁机建功立业了!”</P>
袁绍一听,顿时眼前一亮!</P>
大笑道:“哈哈哈,稚叔所言极是啊!”</P>
“只是留下稚叔你的兵马在河内,会不会委屈了你啊?”</P>
张杨道:“盟主知道在下的兵马都是新兵蛋子,毫无沙场经验,也没有经过长期训练。”</P>
“若是投到正面战场,那不是送死的?”</P>
“这点自知之明在下还是有的,在下兵马能够牵制孟津守军不去支援虎牢关前线。”</P>
“那在下也算是有一份功劳了!”</P>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越来越感觉张杨实在靠谱。</P>
也不枉袁绍这番拉拢了。</P>
“嗯,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