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颇感意外(1 / 2)

“特别是关于十公子之事,务必要公平正正。”

“不可存有私心。”

“此时的公子早已不是昔日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了!”

两天后,秦长青收到华阜送来的人名册。他翻开册子,上面有几名字非常熟悉,也有不少名字闻所未闻,更有几名名字超出了他的预期。

华要、章豨、蔡和、杨喜、苏胡、王伏、桓陵、马珪……

华要、章豨、蔡

章氏虽不如蒙氏、王氏、杨氏、冯氏那样显赫,但在关中氏族中曾是一个不小的势力。随着章愍的去世,章氏一度呈现衰败迹象,但章邯承袭章愍的爵位进入朝堂后,稳健行事,使得章氏不仅未见衰退,反而逐渐重现生机。

照理来说,此时章氏应当保持低调。

然而,秦长青看到章豨出现在候选名单中时,颇感意外。

蔡和的祖父正是曾任秦相国的蔡泽。蔡泽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物,他曾经向范雎说明“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帮助范雎顺利退休;他自己更历仕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与始皇帝四朝,并安然善终,堪称秦国朝堂上的常青树。

蔡氏在咸阳虽然声名不显,当前连九卿之位都无人占据,但是在朝野间却鲜有人敢于小觑。尽管蔡泽在朝中的威势已不如从前,但他三十年来的朝堂任职经历,使不少人受惠,蔡氏仍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然而,

蔡氏一贯懂得明哲保身。

历来未曾明确站队,仅服务于“王”。

这次蔡和榜上有名,让秦长青心里有所犹疑。

杨喜。

此名并不陌生。

他是来自关中杨氏的一脉,父亲杨硕被征辟而未任职。如今杨端和派来杨喜的做法,也让秦长青一时捉摸不透,况且历史上,杨喜凭借参与击杀项羽有功,还被赐封为侯。

苏胡。

秦长青未曾相识。

但华阜细心提供了相关背景。苏胡乃将军苏角之弟,现苏角正率领军队戍守北方。看到这资料,秦长青隐约猜到华阜的心思,恐怕是刻意为之,以免让扶苏拉拢北疆的将领。

接着还有桓氏的桓陵、严氏的严珂、羌阏以及司马昌等人……

对此,秦长青点头表示满意。

虽然也有一些关系户加入,总体尚可。

整个名单基本涵盖关中各大氏族成员,唯独有一例外:马珪。

他是内史马兴的儿子,而马兴正是昔日的马服君赵奢之后。这让秦长青皱眉,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何时与马兴有所往来。

最终,

他摇摇头放弃了。

毕竟,若马兴愿意将儿子送到这里,也是对他有利之举,否则整个尚书司将会为关中氏族完全占据。

随后,秦长青重新誊写了一遍名单,并在末端添了一人:

李成!

自此,尚书司人员全部确定。

他收好竹简,动身离开了回中宫,径往尚书司署而去。此前他已派人通知各家代表前来集合。

……

来到尚书司。

这里聚集着许辛(农家)、相晁与徐升(墨家)、吕卓(名家)等人。此刻他们汇聚一处,神情洋溢着兴奋之情。

近来,咸阳发生诸多大事。

这些人此前不曾想过,原本只是六百石的秦长青竟能成为公子,且这新生的尚书司亦引起了朝中众臣的关注。自从废除博士学宫之后,他们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并未曾预料还能在此刻崭露头角。

这些变化突如其来。

尽管他们并不经常关注朝政细节,但也察觉朝堂上出现了两种阵营:扶苏和秦长青。二者皆是皇位争夺者的重要人物,尤其秦长青似乎更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相较于扶苏对儒学的专注,

秦长青明显对各家更为重视。

如果秦长青登基,首批投奔他的这些百家代表必然会受到优待,平步青云也只是迟早的事。

况且近期,秦长青动作频密,

甚至给群臣发放了书函,希望能推选官员填补尚书司缺额。此做法公然地拉拢人脉,而这一切并未引起秦始皇不满。种种迹象令他们充满想象。

徐升环视四周,低声说道:

“十公子的举措大家都应有所知晓。”

“现下他在咸阳声名日隆,加之以往累积的名望,在百姓之间更是势头正劲,未来大可有望再上一层楼。尚书司当前为十公子掌管,我们也被视为他的左膀右臂乃至重要助手。当初设立此机构本为让我们各显其能,但目前情势有所不同。”

“你们有何看法?”

大家相互看看,均未出言,

但闪烁的眼神已然暴露出内心的想法。

过去是没有选择。

实在是无法承受那种压力。

因此选择了专心研究学问,以逃避种种纷扰。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十公子最为倚重的人,而且他们是最早投靠十公子的人,这种先发优势非常大。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也许就能借此机会踏入朝堂。

他们的内心不禁蠢蠢欲动。

见此情景,

徐升轻轻一笑,说道:

“既然各位都有些顾虑,那就让我来抛砖引玉吧。”

“尚书司是目前百家学派立足的地方,我百家应当在这其中占有一定地位,绝不应该让其他人在尚书司占据主导。”

“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