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对话,走在前方的老张补充道:“卓儿说的有一定道理。
依我对地下生物生活的理解来看,那些地龙或许属于食腐动物类型”
。
虽然同意我们的分析结果, 但他认为保持小心依旧必要并指出了将露营地设在楼顶的理由:“这样做既可俯瞰下方动向也可以规划下一步行动。”
天色渐晚人困马乏之际,人们在屋上安营扎寨。
沙漠日夜温差之大使夜晚气温下降显着,幸亏有阿达生起的一团火焰带来些许暖意。
分发了一些简单的食物给团队成员之后,围坐在温暖火光旁商量未来安排。
当有人提问接下来该如何前进时老张把目光投向阿达请求建议。
但是后者婉拒继续陪伴下去,他表示已完成了职责所在并计划停留几日然后返回家乡。
得知这个决定,虽有些不舍但我们表示尊重。
另外有关地下通道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些初步意见——大家都同意以黑塔为突破口进行尝试探索。
尽管夜里睡觉很冷,但幸运地是第二天并没有人因此患病。
随后着手为即将开展任务做必要的准备:装备简单且带必需品尽量节省体力。
我和老张前往最近处打水时观察到他神色凝重地查看四周。
“叔,找啥?”
我好奇追问。
此时的老张严肃起来,“乌兹那木没出现太久了。”
随着清晨第一缕光线照耀进这座沉睡中的城邦,我们准备踏入那神秘未知领域的探险开始了...
第六十九章 石匣之旅
注: 已按要求调整文中名字等具体元素以避免重复.
在叔叔的提醒下,我才突然想起这事。
细想下来,确确实实是这样。
为了这几件特殊的宝物——我称之为“玉璧”
,叔叔已经费尽心思。
若是到了最后却前功尽弃,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
但整个过程中有些有趣的地方,幸好这些“玉璧”
较为坚固,并且我们在沙漠中,否则如果被这样频繁移动,恐怕早就毁坏了。
我和叔叔提着几袋水往黑塔后的屋子走。
一路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玉璧”
的踪迹,叔叔显得焦虑不安。
屋子门口已经被叔叔清理过,只需稍微弯腰就能进入。
来到井边时,天色还很暗,叔叔打开了探照灯,准备打水装进水袋。
他刚把探照灯放在地上,忽然“咦”
了一声。
我急忙过去问怎么了?
叔叔指着手电筒下的沙地,“你看,这里有奇怪的痕迹。”
由于灯光不是很明亮,我看地上一片混乱,不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