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秀走到一座非常高大雄伟的建筑面前,他抬头往上看去,非常惊讶。</P>
青石垒砌的高台,足有将近五十层台阶那么高。</P>
其上的建筑有四层楼,外面雕梁画栋,显出十足的华丽风范。</P>
这栋楼和周围的花园,背后的许多房屋,加在一起有四五百亩。</P>
如果不是上面挂着的牌匾和门外守卫的衙役,林秀根本想不到这样气派的建筑会是县衙,反倒更像是宫殿一般。</P>
而且他隐约间记得,这里应该是曾经举行中秋思乡灯会的位置。</P>
当年那种几千上万处油灯一起点亮的场景,林秀还能够回忆起来。</P>
附近的街道上有许多的武馆,里面还时常传出练习武学的“呼哈”声。</P>
不过这里面的武者大都是年轻人,估计对于县衙的历史并不如何清楚。</P>
林秀走到远处的一家很小的裁缝店,看到里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估计有七十多岁了。</P>
于是他决定向这位老人打听县衙的故事。</P>
“老人家你好啊,在下出门远游多年,如今回来却发现咱们平湖县县衙怎么换到了这里?”</P>
“我小时候,这里应该是做别的事情的地方吧?”</P>
这位看起来精神头很不错的老太太,一边在缝制着衣服,一边感慨地说道。</P>
“你问这个算是问对了人咯,我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什么都清楚。”</P>
“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我们中秋节点燃思乡灯,为亲人朋友祈福的地方。”</P>
“后来有一年,十多位仙人来到这里,举行收徒仪式,县里的小孩们都去做了测试,大人们也全都跟着去看热闹。”</P>
“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周围的街道都全部堵住了。”</P>
“我那时也让自己的孩子去进行了测试,可惜没通过呀!”</P>
“那时的一位县太爷为了迎接仙人,就把思乡台改成了现在你看到的那栋高楼,取个名字叫‘迎仙阁’。”</P>
“结果他拍马屁没成功,你想啊,仙人们都是在天上飞来飞去,谁会专门住你修的阁楼里。”</P>
林秀对老太太微笑着点了点头。</P>
不过他这些年修仙的经历来看,修仙者彼此差距很大,有些人就是喜欢富丽堂皇的高大阁楼,像皓月门和卧龙山坊市那样。</P>
还有些则是喜欢居住在天然的石洞和山谷中,认为这样最能感应天地灵气,比如双剑门和彩霞山,他们的弟子貌似都是住在山洞中。</P>
这时老太太手中的衣服缝制完毕,他放下衣服,继续说道。</P>
“于是这座迎仙阁修好十多年了,根本没有仙人住进去,而且后来仙人们再次过来收徒,都改在东门外面,当年王县令修建的高台上面。”</P>
“那位县令大人看到如此好的高楼空置着估计也舍不得,干脆就把县衙给整个搬到了上面去,原本的县衙全部被拆除,你说这是不是闲的?”</P>
林秀摸了摸鼻子,轻笑一声。</P>
“只是后来,县里面很多人在老县衙的位置去怀念当年的王县令,然后城里面最富裕的秦家秦老爷,主动出钱在县衙位置建了一座纪念王县令大人的雕像。”</P>
“可我一看到雕像啊,才知道时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P>
说完,老太太透过窗户,往外面怔怔地看着,叹了一口气。</P>
也不知在怀念什么,还是在感慨岁月的流逝。</P>
林秀也不好打扰老人的思绪,于是微微拱手,静静地离开了裁缝店。</P>
他以前对于“民心所向”四个字还不太理解。</P>
在平湖县城这么多人的回忆和缅怀来看,那位王县令就是“民心所向”最好的注解吧。</P>
林秀又去其他的店铺或者衙役那里,尝试着打听如今的斩妖司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