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下里商议下来的结果,是由年轻好事的六员外诸葛岘自告奋勇带着四名庄丁,陪同魏先生一众人连夜去尼庵。</P>
诸葛伯均身体孱弱,不宜夜行,众人皆劝他不用亲自前去,他便支派府上的一位管家娘子同行,这位湘妈妈五十上下,举止很得体,说话极爽利,人也颇康健,魏先生觉得有一位年长妇人在场,对于他们一行人顺利去尼庵见到张大姑娘有帮助,便欣然同意她加入队伍。</P>
一干人盘桓在翠屏山道上时,夜幕完全垂了下来,周遭一片青黑。</P>
两名庄丁各持了一盏油灯打前阵,脚下依稀还辨认得出道来,湘妈妈手里提了一盏小巧的琉璃宫灯,也不知用的什么照明,倒比那两盏油灯亮许多,魏先生知是他诸葛家秘而不宣的法门,也不多问。</P>
王才抖擞了一下精神,双手交叉托住肘子,道:“山里的夜晚还是挺冷的,我还是头一遭夜里爬山路,怪有趣的。”</P>
王恒道:“可不是,又紧张又兴奋的感觉,觉得谜面快要解开了。”</P>
诸葛岘笑道:“小才哥,你再走动一会子,身体活动开了,就不冷了。倒是你们得留神脚下,虽说山路上石阶凿得还不错,你们城里人却不比咱们乡下人走的夜路多,得悠着点。”</P>
王才知他是好意,果然落脚都仔细一些。</P>
方才翻过了个陡坡,诸葛岘叫道:“大家仔细了,前方有个大水潭。”</P>
七八块三尺见方的青石,横亘在大水潭中,连成一条石板路,跨过这些大石头,才又是上山的石阶。</P>
行到此处,丝毫不见午后一场大雨的痕迹,青石板上干板得很,既无水迹,也无泥污。</P>
依稀看得到潺潺的流水仅仅没过青石的一半不到,众人抬脚各自跨了过去。</P>
山路崎岖,爬山比较累人,尤其是诸葛岘口中的三个城里人。</P>
新鲜劲一过,王才简直累坏了。</P>
“这翠屏山,有多高啊?”王才喘着气,他见诸葛岘他们几个神情自若,就连年纪最大的湘妈妈也是行走如常,便不好开口抱怨。</P>
诸葛岘闻弦歌而知雅意,安慰道:“小才哥,忍一忍便到了,这翠屏庵本就在半山腰,不用爬山顶的。”</P>
王才三人均是大喜,王恒的体力和小才差不多,早就直喘粗气了,因众人都是来帮他的,故而勉勉强强硬撑着。</P>
便是魏先生稍稍年长身材高大些个,常年只是拿笔杆子,手脚也无甚气力,这一番爬坡几乎耗尽力气。</P>
魏先生闻言精神大振,操着太仓乡谈对两名弟子道:“豪臊豪臊。”众人勉力朝前。</P>
略略再前行几许,点点如豆的灯火在山岩间浮现,若有若无的佛香散入一众人的口鼻。</P>
“就是这里了。”湘妈妈道。</P>
黑黝黝的山门矗立在山岗上,秋夜的冷风吹来,枯叶落地的飒飒声,无限寂寥。</P>
湘妈妈走上台阶,连扣数下门环。</P>
想是山里的修行人睡得早,湘妈妈又朝庵堂里喊了好几下,山门里才有了点动静,细细簌簌的脚步声,接着门缝里亮起了昏黄的火光。</P>
“是谁呀?”门内响起了苍老含糊的声音。</P>
“山下高隆村的诸葛家,求见静虚当家的。”</P>
咯吱一声,山门启开一条缝隙,一个佛婆模样的人探出半张脸,狐疑地望着一行人。</P>
湘妈妈上前一步,道:“阿李,我是诸葛家的阿湘啊。”</P>
她指一指诸葛岘,道:“我家六老爷求见静虚当家的,有要事相商。”</P>
“哦,是阿湘。”佛婆见是熟客,表情放松了许多,把山门打开请一众人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