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寻消问息(1 / 2)

“而今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七日!”</P>

韩笑墨平淡说出,但李长河却心潮翻涌。</P>

虽然他是一名医学生,但小时候在爷爷影响下,对历史也很有兴趣,二十四史早已熟读。</P>

所以他很清楚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P>

武德九年,正是玄武门之变那年,按现在日期,太宗皇帝李世民已登大位。</P>

思绪继续。</P>

这个时间,韩笑墨一直说自己是细作。</P>

“只有那件事了!”李长河神色一惊,低语:“渭水之盟。”</P>

此时唐虽立九年,但北方的东突厥更为强盛,控弦且百万,古今未有也。</P>

而渭水之盟发生的原因也与太宗皇帝李世民有关,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让东突厥颉利可汗觉得有利可图。</P>

已发兵近二十万人,南下攻唐。</P>

按照历史进程,此时的颉利可汗只需一天就要到长安城外的渭河便桥了。</P>

莫名,李长河心中不安,他想到了昨夜自己灭杀的那两人,还有那逃走的一人。</P>

他怕蝴蝶效应下,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化,万一渭水之盟没有发生,万一颉利可汗直接攻入长安城。</P>

最坏的可能:自己在这场动乱中丧生,这样的话,那可太倒霉了吧,自己还不想死。</P>

韩笑墨看到了李长河突然目露忧愁,好奇问:“仁心可有什么忧虑?”</P>

李长河普通话脱口而出:“颉利可汗...”</P>

但立即意识到,非议军国大事乃大忌,马上闭口。</P>

“你说什么?”这突如其来的普通话,韩笑墨自然听不懂。</P>

李长河没有顺着话说,而是立马转移话题,用磕磕绊绊的唐话道:“从终南山一路走来,小辈我看到军伍匆忙,是要打仗?还有昨夜的细作?”</P>

“唉!”韩笑墨叹息一声,“是也,圣人初登大位,国局尚不稳固,可恨那北方突厥贼子竟趁火打劫,兵伐吾唐,实属可恶。”</P>

“太可恶了,但不知我前方将士可将敌寇阻挡?”李长河明知故问道。</P>

“这点不用担心,右武候尉迟敬德将军已率军奔赴前线,定斩敌寇。”韩笑墨自信道。</P>

对此李长河内心无感,因为他知道,尉迟敬德是阻挡不了颉利可汗的大军的。</P>

明天一到,这看似安平的长安城,也不知有何乱象!</P>

此时李长河明知道颉利可汗大军将至,灾祸要来,可内心却又很激动。</P>

因为熟知历史的他,更想要见证历史,想要见证太宗李世民,如何以疑兵计,却敌千里。</P>

史书载,太宗世民亲率六骑在渭水边与颉利可汗对话,最后颉利可汗被李世民的勇气和浩浩军威折服,终退兵北撤。</P>

这也是太宗李世民上位第一次危机。</P>

“愿结果如韩中郎将之所想!天佑我大唐。”李长河不吝赞美,顺便还拍个马屁。</P>

“天佑大唐!”像韩笑墨这种忠君爱国之人很受用,脸上笑意止不住。</P>

随后韩笑墨关心起张东升的伤势,并转弯抹角问询李长河如此做手术的方法来自哪里。</P>

对此李长河腹有底稿,毕竟说故事就要说全面。</P>

他表示,自己的一身技艺都是来自那个不存在的师父,在他口中,自己的师父不仅学究天人,更是隐世神医,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P>

只要是韩笑墨觉得李长河身上有疑惑的地方,李长河都往架空的师父身上引。</P>

韩笑墨也是纯朴,加之李长河条理清楚,说的跟真一般,所以他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