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的时间线(知乎:说不好的故事)(2 / 2)

先秦时代,巴蜀一带盛行巫邪文化,棺材峡成了巫者埋葬之地。长时间下来形成了一种长有人面五官,甚至身形手足俱全的活丹,放入尸体可以让尸体永远像活人一样,不过这种尸体挖出会引发瘟疫。

大巫乌羊王曾疏导河道凿井取盐,但他为人残暴,被人刺杀砍去头颅,死后身体埋入活丹葬在了棺材山。这时巫楚文化已经衰落,最后一批乌羊王遗民就隐居于棺材山,守护着这里的秘密。

战国时期,摸金校尉雏形形成,有了不少倒斗高手。

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得秦王照骨镜、法家铜镜等六国秘器。因秦始皇南巡之时在海边遇不灭古尸,取照骨镜镇压古尸于山中;后来黄河里鳌尸兴风作浪,法家铜镜则悬挂在河口镇压尸祸。

秦朝之时,秦始皇派方士炼药引,有方士在石碑店附近炼丹。

秦汉时期南海水上有龙人,剽悍绝伦,后受朝廷招安成了专门负责采珠的龙户獭家。这批人就是恨天之国的遗民,不过后期慢慢没有了记载。

秦末之时,天下大乱,雮尘珠、法家铜镜流落到古滇国。因为天下动荡,古滇国实行闭关锁国,自立为王,从中央政权中脱离了出来。

汉武帝时期,平定滇国,索要雮尘珠。献王带雮尘珠去遮龙山自立一国,滇王进献给汉武帝了一枚影珠。汉武帝去世后,影珠被带入茂陵,并设下九死惊陵甲。

献王去了遮龙山,强迫当地原住民为自己修建陵墓,他死后雮尘珠被带入墓中。在献王死后,他手下的人分崩离析,有一部分人想要回到故国,就把献王墓的位置画了地图,进献给滇王,说可以为滇王选到这种佳穴。后来,滇王死后葬在了李家山,地图被他当成了陪葬品。

西汉时期,周穆王墓被人发掘。其时归墟铜鼎已被雷击碎,只有四符一镜被人带出,就此散落民间。后来,铜鼎碎片被人重新铸造成丹炉。

西汉末,赤眉军发茂陵,被九死惊陵甲伤了大批人,不过赤眉军人多势众还是发了古冢,影珠就此失踪。

精绝国精绝女王出现,掌握了当年先知一族留下的玉石眼球的召唤仪式,并设置了玉佩机关,控制了西域三十六国。

精绝女王的高压统治让西域诸国敢怒不敢言,三十六国第一勇士姑墨王子行刺女王,却发现了她的秘密,看见她面目的人就会被驱逐到虚数空间。

就在这时,先知一族返回扎格拉玛圣山,想要下到鬼洞去寻找诅咒根源。但是圣山已被精绝占据,先知一族的一个前辈就出计联合西域三十六国,又让姑墨王子进献下了慢药的金羊羔进献给精绝女王,终于灭了精绝。但是,精绝被灭之时,一切都被风沙掩埋了。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筹集军饷,吸纳倒斗高手正式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并作出了九枚摸金符。

之后大兴安岭小波勒山上出现一只老黄皮子,可以口吐红丹。有一些神棍就用黄皮子装神弄鬼,形成了后来的元教。

隋唐的时候,巫山传言棺材山有“尸仙”,不过并没有人见过真相。这时封家已经出现了,盗取棺材山骨甲学会很多失传的巫术。

唐朝之时,摸金校尉的手段和规矩正式形成,后来又吸取江西形势宗风水理论的精髓,形成寻龙诀和分金定穴之术。

唐朝时,有王公贵族在龙岭修建陵墓,发现了西周的古冢,就舍弃了。

唐朝时,李淳风去世后葬在米仓山,陪葬品有龙骨异文谱。

元教达到最鼎盛,势力扩大到草原,占据了百眼窟,利用焚风坑蒙拐骗。此时,黄皮子已经去世,被装入了招魂箱,而且龙符不知何时被元教得到,放入了招魂箱。

宋朝之时,先知一族在黄河淤泥中得到商王武丁的青铜鼎,自此开始寻找雮尘珠。

辽朝时期,辽国太后去世被埋入牛心山,陪葬的有很多民间杂耍艺人。

宋朝之时,有人在瓶山之中炼丹,最大可能是宋徽宗时期。

宋徽宗时期,山沟裂开,秦王照骨镜再现于世间。不过,金兵铁骑南下灭了北宋后,照骨镜再次失踪。

西夏王室之中珍藏有一块商周之时的龙骨天书,秘不示人。蒙古灭西夏后,有一大将奉命搜寻西夏王室的雮尘珠,实际是龙骨天书。大将追寻许久才得知雮尘珠在黑水城,但黑水城已被掩埋,又逢去征讨洞夷,并没有寻到。其后,大将征讨洞夷时战死,埋在了瓶山,寻找雮尘珠的经历刻在了墓室的壁画上。

金朝时期,大将郭虾蟆去世后,埋入黑风口野人沟,尸体中下了尸煞,陪葬品主要是一对玉璧。

宋末之时,卸岭力士有了大改进,淘沙官并入卸岭。当时的盗魁刘子仙也是一个奇人,他吸取了淘沙官的手段,改良了卸岭倒斗的器具,并传下了卸岭独有千竿之术和圈穴秘法。

明初之时,朱元璋让刘伯温修建皇陵,刘伯温又推荐清溪村的封王礼,观山太保成为御封的专门修建皇陵之人。

观山太保以一己之力抑四大门派,到永乐时期,发丘印被毁,摸金符只剩三枚。

万历年间,观山太保首领为封师古。在最初之时,封师古极其忠于皇室,不过当时皇帝并不听他的,他就带领观山太保辞职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