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有客人呢,你等等吧。”</P>
老太太扭头和沈七七打了个照面。</P>
她迟疑了片刻。</P>
“你……”</P>
“原来是邻居。”沈七七笑道,又提起了之前的事情,她以为老太太是倒票的,没想到是想给自己儿子介绍客人。</P>
老太太满脸堆笑,一个劲儿的夸自家儿子手艺好。</P>
小黄也算卖力,足足花了三个钟头,才给沈七七洗头吹干。</P>
沈七七看了看镜子里的人,头发卷了上去,人也多了几分风情。</P>
“多少钱?”</P>
“原价是一块二,收您一块。”</P>
沈七七爽利地付了钱,又多问了一句:</P>
“你们来这儿多久了?”</P>
“大概有五六年了,之前只能上门给人理头发补贴家用,现在政策放宽了,就自己开了个理发店。”</P>
沈七七还赶着去一趟公司,便没有久留。</P>
等到人走,老太太才发话:</P>
“一看就是有钱的太太。”</P>
“确实。”小黄洗了洗手,又问道:“给小菲送了饭吗?”</P>
“你就那么惦记她,都不问你老娘我饿不饿。”</P>
“您是做饭的,还会饿着自己,不可能的。”</P>
身后之事沈七七自然不知道,她赶到大同置业时,方文清已经出去了。</P>
“沈老板。”</P>
前台的小姑娘为人很伶俐,给她准备了茶水。</P>
“方总出去谈生意了,有个客户想买几个连着的店面,其中一间是咱们的,其他几间还得找其他人转手。”</P>
“最近来买铺面的人很多吗?”</P>
小姑娘笑道:“俗话说,一铺吃三代嘛,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想着能让钱生钱呢。”</P>
聪明人又不只是沈七七一个。</P>
“利润大概是多少?”</P>
“那我就不知道了,方总没说。”</P>
前台小姑娘只负责接待客人,端茶倒水的活儿。</P>
再往深了,她也不懂。</P>
沈七七也知道自己是问顺嘴了,让她先自己忙去。</P>
等到方文清回来都已经是下午。</P>
他还带着一身酒气。</P>
“北方人?”沈七七一看就知道。</P>
也只有北方的生意人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P>
南方人大多都喜欢喝茶,清清明明的谈好条件,合作成了才是玩乐的环节。</P>
“漠河的。”</P>
方文清按了按眉心。</P>
他喝不过,好在还带了几个年轻小伙子。</P>
否则早就趴窝了。</P>
沈七七追问:“怎么说?”</P>
“不怎样,价压的太低,又不肯出钱,自己吃了也不卖他们。”</P>
方文清说是读书人,可泥人也有三分脾气。</P>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副遗老做派,把他当服务员使唤,方文清要痛快才有鬼了。</P>
“我也觉得,铺面连起来的话,可以开个小百货商场了。”</P>
“与其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开。”</P>
“在京城开百货商场?”方文清来了几分兴致,“不是有几家国营的吗?”</P>
“那怎么够,京城有多少人?以后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还愁卖不出去东西?”</P>
沈七七指给方文清看:</P>
“看看这个月,来租屋子的人越来越多,房东也多了起来,都没什么人买卖房子了,都在手里攒着呢。”</P>
“不过要开,就开点不一样的,特区的港口不是都开了吗?找点洋货进来卖。”</P>
经济开放的初期,大家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P>
正好也能让商场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