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抢收(三)(1 / 2)

平常上工的日子,大家基本干到傍晚就会回家。</P>

因为到家还要趁着天亮做家务,喂牲畜和做饭洗衣裳。</P>

毕竟灯油蜡烛都得花钱买,夜晚点灯的开销可不是一般社员家庭能负担得起的。</P>

不过双抢不一样,为了避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开始的连天雨,大家说是披星戴月拿命干也不为过。</P>

如果不用最快速度收完庄稼,等到下连天雨的那几天,留在地里的作物和公屋里没有晒干的粮食就都会烂掉。</P>

没办法,大家只能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将全天二十四小时中的二十个小时都放在地里。</P>

如此高强度的劳作,再加上天气炎热,营养又跟不上,不少社员都倒在了地里,更别说几个才从城里来的知青了。</P>

去年刚来的男知青是第一个熬不住的。</P>

他本来就不是个很坚强有勇气面对苦难的人,才来的时候看着村儿里艰难的生活环境,就没忍住哭了好几个晚上。</P>

这才缓过来就又要面对双抢的辛苦,当时就吓的不行了,躺在炕上谁喊也爬不起来。</P>

这时候的农村,还全面实施着人海战术,唯一只有拖拉机这一样高科技农具,其余的例如收割、捆扎、脱粒都得完全靠社员的两只手去实现。</P>

工作的强度和繁琐可见一斑。</P>

那些习惯了劳作,并且没有享受过不劳而获的人还好些,活儿虽然很累,但他们踏实认命,闷着头,干就完了。</P>

可卫娴和他们不一样。</P>

她来自新时代,享受了太多时代的便利,突然来到这物质贫瘠的七十年代,真是哪儿哪儿都不习惯。</P>

和一开始的新奇兴奋,自命不凡不同,如今的她对这个落后的时代和这个贫穷的山村,除了厌恶再没有了其他感情。</P>

又是一天堪称地狱一日游的艰苦劳作结束,卫娴拖着脚步,扶着墙咬着牙和其它女知青一起,一步一步朝知青点挪去。</P>

说实话,刚过完冬天那会儿,她对下地干活挣工分这事儿并没太放在眼里。</P>

她想着自己有手有脚有力气,又有现代人的先进见识,干点儿农活儿而已,难道还干不过这些思想死板的乡下土包子吗?</P>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想法还真是滑稽。</P>

现实就是,她不仅干不过这些土包子,就连一样穿越而来,平时养尊处优不干重活的秦小妹也干不赢。</P>

“亚琴,一会儿我做饭,你把这些给小妹同志送去吧,她年纪小,爱吃着呐。”洪燕燕顶着一张憔悴不已的脸,将手里的兜布递给刘亚琴。</P>

里头是她们干活的时候偶然间发现的红树莓。</P>

这两天正是吃各种野生莓果的时候,山上到处都是,可惜她们忙着挣工分没时间去采摘,就只能就近薅两把填填肚子。</P>

为了方便管理,李祖富把知青们都分到了一片责任地上,男知青一块儿女知青一块儿。</P>

和村民隔开,谁也不干预谁,省下了不少麻烦。</P>

“听说了吗?新来的男知青今天又没去上工!哎……再这样下去社员们该有意见了。”</P>

接过洪燕燕递过来的兜子,刘亚琴就听其他女知青们说起了男知青那边的问题。</P>

她眉头一皱心里不大愿意。</P>

知青一体,这位男知青这样不识相不顾大局,等村民闹起来,大队长批评时她们肯定也要连坐。</P>

如今这光景,哪怕是平平淡淡的日子也不好过,她是真的不想再生事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