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半天儿的收获,回家的路变得很幸福。不惧烈日酷暑,任道路曲折险阻,都充满了希望。
背朝着太阳行往家行走,影子就在脚下,太阳越来越高,影子越来越短,脚步越来越快,汗水越来越多,家越来越近……
走了二十来分钟,就回到了家中,看见父母都在家中,二林便高兴地说:“妈妈,你看,我今天钓了不少鱼,中午做鱼吃吧?”
母亲看了看小水桶中的鱼,然后高兴地说:“嗯,你钓的真不少,今天中午做贴饼子熬小鱼儿吃,时间不早了,我先去和面,你去叫你爸处理一下鱼。”
说完之后,母亲去和玉米面儿了,二林去喊父亲处理这些鱼。
通常家里杀鸡宰鱼这些事情都是父亲做的,二林和哥哥只能帮忙打打下手什么的。
父亲过来之后猛的吸了几口烟,把嘴里的烟卷抽完,烟头儿扔到地上,然后用脚一踩,就熄灭了。
他把桶里的小鱼放到盆子里,然后倒入半盆子清水。巴掌大的小鱼肉很嫩,鱼鳞也很容易去掉。蹲下身子,先把把鱼鳞刮掉,在鱼肚子上靠近鱼鳃的地方用手撕开一个口子,小心的揪断鱼肠子,防止苦胆破裂,再从鱼的肛门处往前一挤,鱼的内脏就出来,清洗几下,一条小鱼就处理好了,放进旁边干净的小盆儿里。
父亲熟练的处理着这些小鱼儿……转眼看了一下灶台,说:“二林,你去拿个箕子,把灶膛里的灰掏一下,里面都快满了。”
“嗯,我这就去。”说完,二林就去拿那个掏灰专用的箕子,那还是他爷爷用柳条编的呢,很有年头儿的老物件儿了,现在是越来越少见了,都改成白铁皮做的了!
二林把箕子拿回来,放到灶膛口前面,拿起掏灰仗把灶膛里的草木灰都弄到了箕子里。然后拿起箕子,小心的走到院子里猪圈旁边,把灰倒进猪圈里,防止草木灰撒在半路,飞的哪里都是。
放回箕子,又去抱了一些柴禾,拿回来,放到灶台边。
父亲这边的鱼已经初步处理好了,处理好内脏的鱼都放到了小盆儿里。起身端起盛着脏水的盆子出门,倒掉之后用清水洗刷几下。再加入半盆子清水,把小盆里的鱼倒入其中,清洗干净,捞出来沥干净水分,小鱼就全部处理好了。
回头一看,母亲那边的面和的也差不多了。面是用玉米面和白面掺乎着和的,比例大概是2:1,玉米面粉和白面粉混合好,加水和成光面团。和好的面团分成合适大小的小剂子,然后擀成牛舌型的小饼。
二林去院里挖了一颗大葱,摘掉外层的烂叶子,清洗干净,放到菜板子上。找到大蒜和生姜,掰开几瓣大蒜,剥掉蒜皮,清洗干净。生姜切成丝儿,大葱切段儿,基本的香料就备好了。
父亲点着了柴禾,在灶膛里面烧了起来,火烧的很旺,一会儿锅就烧热了,上面冒着丝丝热气,锅里的水珠很快就干了。
母亲拿过来油罐子,用勺子舀了三勺花生油,放到锅里。油上面也很快冒出丝丝热气,油热了,放入葱、姜、蒜、八角、香叶……翻炒几下爆香。爆香之后放入沥干净水分的小鱼,煎一会儿小鱼,然后给小鱼翻个身,继续煎。加入一碗自家做的黄豆酱,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鱼淹没。将玉米饼沿着锅边缘贴好,玉米饼下边紧紧的靠着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