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亩产多少?三四百斤?”见李星汉神叨叨的样子,周挺鼓起胆子猜了个大数字。
岂料李星汉摇头道:“太少太少,往多了猜!”
“三四百斤还少?”周挺姐弟大吃一惊:“那能产五百斤?不可能吧!”
谁知道李星汉依旧摇头:“五百斤?嘿嘿,你们实在太小看我的宝贝了!”
“五百斤还少?那六百?七百?八百?”
周挺越猜越是心惊肉跳,连亩产八百斤都没有打住,此物难道真的是了不得的天大宝贝?
周雁翎也忍不住出声了:“李大哥,这土豆难道真的能产八百斤以上?”
李星汉还是摇摇头:“亩产八百斤?这是最起码的!只要田地肥沃,种植得当,我这宝贝能轻而易举亩产千斤以上!”
“亩产千斤!”
周雁翎和周挺登时如中雷击,呆立当场说不出话来。
亩产千斤四个字,在这对姐弟耳中听来,就如同后世大放卫星的时候,亩产万斤、十万斤那么不靠谱、那么不可思议!
在这个亩产普遍在二三百斤已经算丰收的年代,亩产千斤的作物根本是不可想象的。而他们哪里知道,亩产千斤还是李星汉往低了估计,在后世,亩产土豆平均都在两千斤左右;在一部分种植环境优良的地方,亩产平均达到四千斤。少部分地区采用高产品种、高产耕作方式,甚至真正实现了亩产万斤!
放在这四百年前的时代,同样的土豆品种、同样的耕作方式,而且还有更加肥沃的土地,缺少的只是化肥和农药,亩产千斤土豆还只是李星汉的保守估计,却已经将周家姐弟震撼得无以复加。
不等姐弟俩回过神来,李星汉又继续放深水炸弹:“种麦子大概需要八个月才能收获,一年只能种一季。而种土豆则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成熟,就算是大同府地处靠近塞外的北方,一年种两季土豆也是完全可以的。”
在明朝末年,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北方连连遭遇大旱,饥荒肆掠、饿殍遍野,最缺的正是粮食。而且李星汉背包里的土豆,是从后世常年干旱的黄土高原上顺手挖来的,正好就是耐旱品种。如果广泛改种耐旱高产的土豆,一年种两季,那是个什么概念?
周家姐弟被震得晕晕乎乎的半响没有回过神来,足足半刻钟之后,才听周雁翎强作镇定道:“李大哥,你你没有开玩笑吧?”
“这么大的事情,我岂会和你们开玩笑!”
见李星汉一脸正色,周雁翎这才信了三分:“亩产千斤、一年两熟,若这土豆真如李大哥所说如此神奇,你便是我们大明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大功臣!这能够养活千万人的土豆,便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宝贝!”
周挺这时也回过神来,迫不及待地问道:“李大哥,这土豆种你带回来了多少?能种多少亩地?”
李星汉把背包里面剩下的土豆全部拿出来,小心翼翼的摆在桌上:“就这么多,大概也就七八斤,别说多少亩,全部做种的话,顶多也只能种一分地!”
“才种一分地?那能顶什么用!”周挺毕竟太年轻,登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对这土豆十分的兴趣立马去了八分。
周雁翎可就比他聪慧多了,不假思索便答道:“第一季虽只种一分地,若是如李大哥所说,也能产百斤。百斤做种,第二季便能种两亩,产出的两千斤做种,第三季便能种数十亩!如此滚雪球下去,用不了三五年,整个大同府乃至全山陕之地,便都能种上这土豆,救无数老百姓的命了!”
李星汉赞许的看着周雁翎:“不错!此物虽是天大的宝贝,却救缓不救急,三年五年之后才见成效。但也不能因此不做,我让那向氏和王氏二女来悉心打理的,便是种这土豆!只要把前两季土豆种好了,她们便是天大的功臣!”
“让两个女人来种土豆,貌似不合适吧?不如我找个最善种地的老农来?”这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也怪不得周挺这小子看不太起向氏和王氏二女了。
李星汉摇摇头:“最善种地的老农也没种过土豆,不顶用!而且种前两季的时候,我会亲手指导她们,需要的不是经验,而是格外精心和细致,每一根草、每一条虫,都要仔细除掉;每一次浇水、每一次追肥,都必须掌握好分寸,就如同女子绣花一般,万万出不得差错。二女感念救命和收容之恩,当会细致用心,这比什么老农都管用。”
“说得有道理!”周挺不由得佩服道:“也就是李大哥你想得如此仔细,旁人哪里会想你这么多。”
“事关重大,由不得不仔细!”李星汉继续道:“周小弟,等会你带我去见见那张家父子,我另外还有事拜托他们。”
“好啊!”周挺答道:“不过,李大哥你也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你这把钢弩射得又远又准,力量也大,当真犀利得很。我想借用这把弩几天,请那张家父子照摸样也打造一把。”
李星汉略微一怔,没想到周挺小小年纪,居然打起这种主意,不由得咧嘴笑道:“这把弩借你几天当然没问题,可那张家父子能照这摸样打造出来?”
“嘿,你不知道,那张家父子在我父亲帐下的时候,我就常听我爹对这父子赞不绝口,称他们技艺精湛,打造出来的兵器每每总有独到之处,犀利非常!仿造一把弩弓,怕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