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需要强权(2 / 2)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71 字 9个月前

张大安笑道“以前太子也这样,我们做下人的怎么敢问,习惯了,兄长莫要见怪。”

张阳愁得皱眉,“我再问你一件事。”

“请问。”

“如果太子犯错了,你当如何?”

“帮太子把错误认下来,都是在下的错。”

“你错了。”张阳仰头低语道“太子犯错了,你应该好好教训太子,让太子自己去承认错误。”

张大安疑惑道“应该这样吗?”

张阳妥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慢慢来吧。”

张大安愣愣点头,“哎。”

见他还跟着自己,请他吃一顿午饭,熟门熟路来到一家酒肆。

酒肆老板见是张阳来了,笑脸相迎,“恩人,您好久没来了。”

这里有些吵闹,都是一些好酒的酒客聚集之地,大安眉头紧锁地坐下,看来他不喜欢在这个地方。

大安是一个顺从的孩子,就要带他来这种吵闹又是他不喜欢的地方,改变他,就要让他拒绝开始。

什么时候他会拒绝而不是顺从了,老师就算去九泉之下也能瞑目吧。

这么说是不是不太好?

“兄长是有什么苦恼的事吗?”

张阳回过神,“怎么了?”

张大安解释道“刚刚看兄长又是神色犯苦,又是犯难。”

还能察言观色?这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

酒肆老板端来了酒水和两碟切好的煮羊肉,“许久没有见恩人,恩人都有胡子了。”

下意识挠了挠下巴的胡渣,张阳解释道“他是张大安,是我弟弟,他这人比较木呐,平时多照顾照顾。”

“是恩人的弟弟,那就是某的弟弟。”酒肆老板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发誓一般地说着。

刚说完就听有酒客喊话,张阳又道“以后你的一日三餐都可以来这里吃,至少有口酒有口热的饭食。”

张大安扭捏道“我一天两顿就可以了。”

“我说三顿就三顿,一顿都不能少。”

听到这般命令的口气,张大安用力点头,“听凭兄长安排。”

还是顺从……

叹了一口气,张阳拿着筷子夹起一片羊肉,“吃吧,吃完你去礼部帮大象兄他们做事,顺便学学如何为官。”

“哎。”

吃完之后他便急匆匆走回路去了朱雀门。

张阳站在街道上看着他的背影,不得不说他的脚步还是挺稳的。

酒肆老板用他脏兮兮的袖子擦着额头汗水,“恩人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弟弟?”

“他是我老师的小儿子。”

“原来是这样,尊师如父,恩人还是和当年一样,是个好人。”

张阳皱眉看向他,他身上一股游侠味,做生意也豪爽尤其是对酒客时常送酒水给各路豪杰好汉。

“可惜我的老师就要死了。”

“原来是恩人的老师有所托付?”

“是个笨弟弟,唉……”张阳摇头离开。

掉头去一趟东市,婶婶伯伯也正好是收摊的时候,拿好肉菜鸡蛋回到家中,李玥正嗮着太阳看书。

透亮的皮肤看着就让人舒心,张阳默不作声走上去捏了捏她的小脸。

可能是看书太入神,李玥吓了一激灵。

“夫君!”她怒声道。

这一幕惹得一旁两位婶婶捂嘴直笑。

李玥放下书卷,伸手挥动小拳头反抗,捶打了一阵,面对夫君结实又强壮的手臂和胸膛,又无奈又没办法。

夫君看似文弱,那也是在衣裳的遮掩下,看过夫君洗澡时那坚实的肌肉,而且夫君的力气莫名地大,抬手就能扛起一根柱子。

自己悄悄的也试过,根本抬不起分毫。

用婶婶的话来说,夫君的体力和力气都是长年做苦力练出来的,以夫君的体格,就算四五个成年男子联手也不见得是对手。

春天是吃蛋的好季节,煎三个荷包蛋,再炒个菜,把芦笋切碎和苦菜丁做个汤。

李玥吃着饭菜一边讲着“杨婶说朝中要推行科举,让各州府办官学建私塾遇到了不少阻力。”

张阳扒拉着黍米饭,在长安城吃过一顿但没多吃,特意回家留了肚子,“这不是早就安排好的事吗?”

“长安城周边几个郡县倒是顺利,可距离长安远的各州道府就不一样了。”

“这么说来科举制会让你父皇很苦恼的。”

公主和驸马谈起了朝政,王婶默不作声地帮忙关好院门,又安静地接着裁剪纸张。

夫妻俩关起门来谈朝政,自然不会有别人听到。

“要说各州府的能力,找几个能识文解字的夫子不是什么难事,怕就怕从中有人作梗。”

“嗯,这就是要考验你父皇的治理能力了。”

李玥小声道“有秦焚书坑儒,后有汉罢黜百家,隋朝废除以门第取士,分科考,举才学,我以为父皇需要推行科举还差了一些气魄。”

从国子监开始到崇文殿,她一直都在看书,也不知道是不是数理学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现在她看什么书都能很快地读通透。

更好的思维方式能迅速提升学习能力。

原本汲取知识就像是海绵吸水这是媳妇的天赋,让现在的李玥进步很恐怖。

“夫君以为呢?”

吃光碗里的黍米饭,把剩下的汤倒入小熊的碗中,张阳站起身淡然道“科举施行势必会影响门阀士族的地位,即便是前隋也是阻碍众多,想要顺利地推行科举,就需要强权的保驾护航。”

“强权?”

“这个强权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你父皇手中需要一个能够施行强权的班底。”

“那父皇手中有这个班底吗?”

“呵呵呵……”张阳笑道“我怎么知道你父皇怎么想的,又不关我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