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虎豹所至,片甲不存!(1 / 2)

“雒阳啊,没想到我徐荣还有重回关中的一日。”</P>

“这还真是...真是...”</P>

北芒山附近的孟津渡口处,</P>

作为东路军的主将,徐荣再次踏上脚下这片土地时,一时间也是不由心生感慨。</P>

距离当年荥阳之战结束,他被张昊强掳回辽东已有将近八年。</P>

这八年时间董卓死了,曾经的同僚李傕、郭汜、樊稠、杨定等人也死了,关中之地早已物是人非、时过境迁。</P>

此刻徐荣的心情可以说是满是惆怅,但也仅限于他一人。</P>

张合不合时宜地打断了徐荣的怀旧,说道:</P>

“徐将军,我军前军已渡过黄河,不远处便是平阴县。”</P>

“从地形上来说,平阴县邻近河岸,正好作为进攻河南尹的重要据点。”</P>

“末将请命,领一军拔之,为我军先得一胜!”</P>

被打扰了惆怅心情的徐荣也没生气,他知道这不是怀旧的时候。</P>

收回思绪,徐荣颔首道:</P>

“张将军所言不错,那就由你率本部兵马先取平阴吧!”</P>

“希望我军全部渡河之后,能入平阴城内休整。”</P>

张合抱拳领命,随即转身离去。</P>

接着,</P>

徐荣回身望了一眼身后还在渡河的大军,再次下令道:</P>

“来人!”</P>

“通知军中斥候四散,谨防驻军河南尹的裴茂领兵来袭!”</P>

张昊发兵五万攻打关中。</P>

之前钟繇上任司隶校尉时,为了防止麾下兵马太多引起韩遂、马腾等人的敌视,便没有扩充军队。</P>

这导致关中之地属于曹操阵营的兵马并没有多少,即使这一战钟繇想效仿去年张昊凭借黄河据守的方式也不可能。</P>

因为手中兵马不足,守不过来。</P>

于是,</P>

徐荣在从河内郡渡河时,先在五社津渡口虚晃一枪,等将谒者仆射裴茂的兵马吸引过去之后再暗中向西,从孟津渡口渡河。</P>

此时,</P>

裴茂得知徐荣渡河的消息正在加急赶回的路上。</P>

“徐将军,想来裴茂领兵赶到之时,我军应当已全部渡过黄河。”</P>

“陛下虽让我军与其一起夹击函谷关,然函谷关也是一座雄关,城坚恐不易攻取。”</P>

“不如先取邻近函谷关的谷城、河南、雒阳三城,如此哪怕之后还有曹操的援兵到来,有这三城在手,我军的后背也不至于直面曹操兵锋。”</P>

等待麾下兵马渡河的过程中,太史慈如是向徐荣建议道。</P>

在张昊麾下,太史慈与徐荣的资历相差无几,又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待久了、受张昊恩惠太多便默认了为张昊效力这一事实。</P>

总之,两人的私交不错。</P>

听了太史慈的建议,徐荣点点头说道:</P>

“子义将军言之有理,此三城必须掌握在我军手上。”</P>

“待兵马过河近半,便由你再领一军出发,攻取此三城吧!”</P>

“至于裴茂,由本将来挡!”</P>

两人交谈间,算是确定了之后具体的作战方案。</P>

然而,</P>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P>

就在大军才过河一半时,有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P>

太史慈、徐荣警觉,身侧的亲卫赶忙匍匐在地,偏着耳朵细细聆听这个动静。</P>

几息后,</P>

轰隆隆的马蹄声愈加清晰,南面奔来一骑刚散出去的斥候。</P>

隔着老远,斥候急切的声音便从马背上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