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杨正衡的惨死,让杨通贯很是痛心,却又无可奈何。杨通贯和二哥杨通溥还是没有看透朝廷借刀杀人计的险恶用心,城步寨苗军前途未卜。
元廷对杨家将一直采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态度,杨家将战胜了红巾军,朝廷得以继续存在,可用各种理由牵制;杨家将若是被红巾军吃掉了,正好除去心腹大患,剪除地方势力对中央政府的威胁。
至正十三年(1353),杨通贯率领苗军主力五万人马沿着长江而下,湖广平章阿思兰作为随军监军,建议杨通贯进攻庐州(今安徽合肥)。此地乃是刘福通大宋政权的一个重要的据点,若是将此地收复,必然对刘福通的红巾军以沉重打击。
阿思兰道:“杨将军,贼寇刘福通士气正盛,据庐州久矣,当立即一举击溃之。”
杨通贯道:“我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需休整数日,况且庐州之敌情尚不知晓,不可贸然进攻。”
杨通溥道:“三弟所言极是。平章大人立功心切,脱离实际,不顾我军之生死,我等不能苟同。”
阿思兰道:“二位将军素来小心行事,处危不惊。苗军离开武昌多时了,未尝有大举歼灭红巾军的战绩,这次庐州之战必须听我的,入夜就攻城。”
杨通贯道:“平章大人,你是拿我数万将士性命当儿戏吧?庐州城易守难攻,贼寇十数万,而且是刘福通之弟刘六坐镇,没有万全之策,你我都得被他们俘虏。”
杨通溥道:“贼首刘六诡计多端,稍有不慎,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阿思兰道:“那二位将军今天是要抗命不成了?”
杨通贯道:“不敢。只是平章大人过于武断,我等难以从命。”
阿思兰怒了:“那还不快去准备准备,太阳就要下山了,更待何时?”
杨通贯道:“平章大人稍安勿躁,待明日摸清庐州城的贼寇动向如何,再图之也无妨。”
阿思兰不再一意孤行,表示赞同杨通贯的做法,于是苗军就在距离庐州城十里外的地方驻扎下来。
翌日,阿思兰还在睡梦中。军营外人声鼎沸,吵吵闹闹,搅得阿思兰心烦意乱。他走出营帐,想去看个究竟。原来是杨通贯兄弟俩正在安抚前来投靠的义军。
杨通贯道:“诸位,你们的诚意杨某心领了,只是此事我得和平章大人商议才行。”
阿思兰听了,心里甚喜:“娘的,仗都没有开打,就有这么多贼寇前来投诚,这是唱的哪出?”
他加快了脚步,扒开人群,走到营门口,喜笑颜开对杨通贯道:“还商量什么?祝玉明,做好接受投诚人员的安顿事宜。”
祝玉明经粤西一战后,率二百部众千辛万苦找到了大部队,一心想为杨正衡复仇。这些突如其来的红巾军投诚不明真相,他怀有很高的警备心理,他在阿思兰跟前耳语了几句,阿思兰不停的点头。阿思兰和杨通贯退回营地内数十步,二人简单的就受降之事交换了意见。
杨通贯也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就要越冷静:“得罪了,诸位。按照程序,你们必须放下武器,依次进入我军驻地,以防引起骚乱。”
投诚的红巾军头领沉默了一会,举起右手,示意大家放下手中的兵器:“杨将军已经答应收留我们,就不要为难他了,听我命令,遵照杨将军的话做就是。”于是一万余红巾军将随身携带的兵器一一解除,空着手静静等候杨通贯打开营门。
祝玉明率领5000勇士,披坚执锐,陈列在军营内,以最威严的特殊礼仪迎接这些新人的加入。
等红巾军全部进入之后,杨通贯开始训话了:“诸位,既然你们有诚意投奔我军,那就得处处严于律己,不得扰民生事,不得贪生怕死,不得三心二意。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将军威武,将军威武!”红巾军高喊。
阿思兰道:“而今圣上一心想施行新政,怎奈时运不济,为官者鱼肉百姓,匪盗四起。杨家将忠勇爱国,是为我大元之楷模。诸位今日前来加入杨家军,我阿思兰在此谢过了!”
“有大人这样为民请命的好官,我等誓死追随大人和杨将军!”红巾军头领道。
“我等誓死追随大人和杨将军——”
红巾军分散编制在各部,受杨家将将官的节制,红巾军没有异议。收编红巾军一事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安置好了,杨家将集团人数增至近八万,庐州城的刘六得知自己的精锐一部投靠杨通贯,心里非常恐惧。不过他没有投降的打算,他要等待大哥刘福通的援军到来之前,给杨通贯狠狠的教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