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半抱着贾蓼,姑侄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投机,聊起的李太白诗篇引来旁边几个姑娘的加入。</P>
“平儿,快将笔墨伺候起来,别叫咱们的诗仙们等急了。”</P>
王熙凤不过白嘱咐一句,这些早已备好,专供姑娘们挥毫泼墨。</P>
林然叫黛玉恣去玩耍,和王熙凤坐到一处闲话。</P>
“给蓼姐儿带了些打发时间的玩意儿,还有你家安哥儿的。”</P>
系风便将盒子端上,放在王熙凤的面前。</P>
“那就替我们蓼姐儿和荞哥儿谢过她们然姑姑了。”王熙凤笑眯了眼,跟林然不讲客气。</P>
倒是林然问道:“qiao哥儿?安哥儿取了大名了?”</P>
“是呢,我们老爷取的,我听着倒还不错。”</P>
王熙凤虽不怎么读书,但基本的字词还是会写的,何况是自家孩子的名字,她取来一纸书下“荞”字,递与林然看。</P>
“为着荞哥儿的小名,二房还闹了一通呢。”王熙凤当作笑话讲给林然,说,“宫里的贵人封号是‘安’,他们倒觉着荞哥儿不该用此字了。”</P>
林然失笑,二房倒是霸道。</P>
只是说起二房。</P>
“怎么不见纨嫂子?”</P>
王熙凤朝着二房的方向一努嘴,道:“年节里,不许她出来。”</P>
李纨寡居之人,平日本就不轻易出门走动,只在自己的房中做些女红、教养独子。</P>
“吹雨,给兰哥儿送过去吧。”</P>
林然吩咐了一声,自有王熙凤身边的平儿替吹雨带路。</P>
这些情面上的客套,林然便是不上心,也自有身边人代劳。</P>
平儿和吹雨是头一次见,两个人互相“姐姐”“姐姐”地客气了一场。</P>
平儿自忖只是王熙凤的丫鬟,自然比不上王府福晋的贴身丫鬟,无论如何都不肯叫吹雨唤她“姐姐”。</P>
吹雨年纪小,也不肯认“吹雨姐姐”的名头,两个人最后只得互为姐姐,一路客气。</P>
李纨带着贾兰在院子里读书,屋中虽暖和,可闷久了头昏。于是叫人清扫出院中一角,摆上厚实软垫,又设一炉火在旁,也不算冻人。</P>
听到有人敲门,李纨抬头望去,口中还不忘教导贾兰:“考试时听到动静就张望吗,好好读你的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