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向宁今日被觉罗氏打扮得娇俏可爱,嫩嫩的粉色碧玺串子辫在发间,额心坠着一枚打磨成水滴型的红宝,湘色的蝶纹衣裙更显得她俏皮机灵。</P>
原身本尊的底子是偏书香美人的,又有些先天不足的弱症,现在的年向宁却将自己的活泼糅进了气质中,若是从前认识年向宁的人猛然见了她,恐怕都不会认成一个人。</P>
此刻她被裕亲王福晋拉着手说话,心中却是慌乱不安:她既不想当文抄公,也不想被人奚落丢脸,可该如何做,是她一时想不出的。</P>
于是年向宁丝毫没发现在人群之中,有一道对她充满兴趣的目光。</P>
裕亲王福晋和蔼地拉住年向宁的手,亲切道,“年格格好文采。”</P>
年向宁勉强笑道:“福晋谬赞了,臣女只是胡乱做了几句。”</P>
年向宁对众人而言是个生面孔,她是觉罗氏婆家的女儿,和这满园子姓爱新觉罗的自然不熟。</P>
因此方才有两个好热闹的宗室格格见年向宁孤身一人带个丫鬟,便主动邀年向宁加入进来,一同赏菊作诗赋词。</P>
年向宁也是个自来熟的,没一会儿功夫就和几人玩到了一处,但年向宁不知道这群姑娘中有一人家中与年家有旧。</P>
可惜不是旧情,而是旧仇。</P>
有心算无心,年向宁随口吟出的半阙词被立刻传扬开,还捅到了裕亲王福晋那边。</P>
若真是年向宁才情优秀做出的词句,这举动只会帮年向宁扬名。</P>
但这人不像别的贵女都在认真思考自己的诗词,她格外关注与自家有仇的年家女儿,旋即敏锐觉察出年向宁的神色和吟咏时的流畅,与其说是在思索词句,不如说是回忆。</P>
她顿时有了个猜想——这阙词,恐怕不是年向宁所作,只要捅出去,定会叫人发现词的原主。</P>
即便真是年向宁所作,她也没什么损失;但如果像她所猜测的那样,那年家可要丢个大人了。</P>
权衡利弊后,这人放心地开始帮年向宁“扬名”,引来了诸位贵人。</P>
裕亲王福晋哪知这其中的官司,此刻见年向宁长相精致,又有那半阙好词的加成,于是态度亲切地问了几句话。</P>
跟随而来的觉罗氏见到被裕亲王福晋拉着的是自家小姑子,丝毫不觉得奇怪,毕竟年向宁从前是很爱诗词一道的,此刻她与有荣焉,挺直了腰板儿等着裕亲王福晋赞年向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