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奴这就去拟旨...”</P>
“不必。”李烜叫住魏权,“让锦衣卫知会一声就行了,不必搞得大张旗鼓人尽皆知,毕竟是影响不好,只要七大世家知道朕的意思也就够了。记得让他们不要声张。”</P>
魏权闻言一愣,随后点头道:“那老奴这就让锦衣卫传信给侯爷,若是速度够快的话,侯爷应该还没有离开姑苏。”</P>
“嗯,去吧,他应该还在等着朕的回信呢。”</P>
“是。”</P>
李烜之所以不明发圣旨,其一是觉得损天下而用他一人,多少有些昏君的意思,其二也是为了保护李修涯罢了。</P>
毕竟此事是李修涯提出来的,别人怎么想都无所谓,但是若是让李兆知道了李修涯居然承诺给七大世家爵位这种事情,那本就猜忌李修涯的李兆还不得疯了啊?</P>
所以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太过堂而皇之的,只待三个月后七大世家献上宝物,李烜便封赏一番也就是了,不必多牵连到李修涯身上。</P>
而李修涯也肯定想到了这一点,不然也不必出动锦衣卫这么秘密了。</P>
魏权出门吩咐了几句,一个锦衣卫领了命,便转身离开,往宫外而去。</P>
再次进入殿内,只见李烜正在发呆。</P>
“陛下还有心事?”</P>
“没什么。”李烜闻言摇了摇头,“对了,最近东宫的境况,还好吗?太子的身体如何?”</P>
魏权回道:“太子殿下的身子也在慢慢的调养当中,御医们不敢离开东宫,殿下也是愈发的精神了一些,想必是效果甚好。”</P>
“那政事如何?”</P>
“太子殿下虽然精力不济,不能将所有事情都妥善处理了,不过有聂大人跟谢大人辅助,一切都没有问题,请陛下放心。”</P>
李烜点头道:“嗯,聂卿与谢卿都是人杰,甚有手段,有他们在,朕也可以放心了。”</P>
“不过...”魏权欲言又止。</P>
“不过什么?”</P>
魏权道:“不过聂大人跟谢大人好像总是意见不合,经常为了某件事争吵,很多时候,太子都不好决断。”</P>
“哦?他们都当阁老了,居然还是这般啊?”李烜好似也不意外,甚至还饶有兴趣。</P>
其实从某一个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啊。</P>
聂含山跟谢志才也都已经是位极人臣了,等李兆登基,两人的地位也不会改变。</P>
那这也是另一种朝堂的平衡了。</P>
让聂含山与谢志才分庭抗礼,李兆居中决断,实在是一种很美妙的状态。</P>
魏权好像也明白李烜的想法,只道:“聂大人是太子太傅,是太子殿下老师,但是好些时候,老奴觉得太子反而更加偏向谢大人一点,着实让老奴不解。”</P>
李烜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P>
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李兆忌惮李修涯,李修涯跟聂含山关系匪浅,李兆自然与聂含山生疏了许多,而刚好李兆之前又在谢家养伤,那对于谢志才自然要亲近一些。</P>
如此便能也是顺理成章的。</P>
“此事无妨,太子毕竟是太子,他若是连这种事情都决断不了的话,那朕也不会对他寄予厚望了。”</P>
既然是李兆在处理,那李烜也不准备出手,且看李兆如何平衡两人吧,反正李烜是很有信心的。</P>
“是。”既然李烜都没意见,那魏权便更无所谓了。</P>
正常行路,从姑苏到燕都,走官道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样子。</P>
如果是锦衣卫传信,往来奔驰,也就五六天就能一个来回。</P>
所以自李修涯将密信发出,只在姑苏等候了四五天,燕都方面便传来了李烜的消息。</P>
“侯爷,陛下密旨。”</P>
“念吧。”</P>
“魏公公说,侯爷所请,陛下答应了,侯爷可便宜行事,但是不必大张旗鼓,最好不要搞得人尽皆知,特别是,别让别人知道这是侯爷的意思。”</P>
李修涯闻言微微点头,李烜这也是为了李修涯好,李修涯自然从善如流。</P>
“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P>
“是。”</P>
“老盛,将七大世家的家主都请到如意楼吧。”</P>
“是。”</P>
李修涯抬眼看着平静的太湖,身后不远处,谢伊人几女与潋潋也在。</P>
“相公他,这是要走了啊。”清夫人见李修涯模样,好似有了预感。</P>
秦婉儿将潋潋抱起,眼神也是不住的看向李修涯,“相公所做之事,我们是帮不上忙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只能不让相公有所顾虑。”</P>
谢伊人与云烟闻言也是默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