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思卿听了,心中感到有些意外。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思索。</P>
岑思卿一直以为,二皇子之所以会推举他担此重任,便是为了待他离宫时对他动手。可已经过了数日,岑思卿一路小心谨慎留意,却未有任何发现。</P>
黑夜中,船在凌渊河上缓缓前行,也让岑思卿感到越发困惑。如今,他们夜行于凌渊河之上,若是二皇子和皇后真想动手,此时便是最佳时机。</P>
然而,直到船抵达了邑国,岑思卿依旧未发觉有任何异动。但一时的平静,不仅没有令岑思卿松懈,反而加深了他的警惕。</P>
* * *</P>
此时,岳国的皇宫内。</P>
裕华宫中,皇后自从得知岑思卿被派去出使他国,心情一直不悦,表情始终阴沉。她刚在思索着要前往书房的时候,便听到了宫中有人通报“冀王驾到”的消息。</P>
二皇子来到殿内,举止从容,先向皇后行了一礼。</P>
皇后看到二皇子,心中难免为其感到惋惜。随后,她又握住了二皇子的手,说出了她心底的担忧。皇后担心,岑思卿此番代表岳国去商谈,无论日后成败与否,都将会抢尽风头,为其制造声望。</P>
然而,二皇子却不担忧,反而淡然一笑,将一封信函递给了皇后。</P>
“母后多虑了。”二皇子对皇后缓缓说道:“父皇让岑思卿去罗遮国和邑国,其实,正中儿臣的心意。”</P>
读完手中的信函,皇后神色释怀了许多。她看着二皇子,继续提醒道:“即便有了这个准备,也阻止不了岑思卿即将成为整个岳国功臣,你父皇也必然会对他另眼相看。”</P>
二皇子却不以为然,说道:“岑思卿或许可以得意一时,那也是儿臣允许他的。若是儿臣不许,他也得意不了几日的。”</P>
皇后早已察觉,从凌渊河回来之后的二皇子,已然不似从前那般单纯乖顺。但这也正是皇后希望的,她窥见了二皇子眼中透出的一丝邪性,却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微笑。</P>
“这也是你计划好的?”皇后放下手中的信函,问二皇子。</P>
二皇子带着适意的笑容,对皇后说明道:“儿臣知道,古塞国虽然借兵挑衅,但父皇内心是不希望两国开战的。那当时最好的计策,就是避免战争之计。”</P>
皇后不解,二皇子又怎会知道,岑思卿一定会在朝堂上提出如今的这个计策。</P>
二皇子注视着皇后,坦言说道:“儿臣并不知晓,也不确定岑思卿会提出这个计策。但儿臣清楚,岑思卿必然也是想顺着父皇的心思平息战事的。如此一来,若是儿臣推崇带兵开战,情急之下,他必然会出言反对和阻止的。”</P>
经过二皇子的一番解释,皇后终于明白,原来岑思卿提出的这个六国共治凌渊河的计策,其实二皇子也早已想到。二皇子之所以自己不说,让岑思卿占尽风光,便是为了让岑思卿离宫,好让他可以有时间筹谋之后的一切,然后杀岑思卿一个措手不及。</P>
“好在,岑思卿还算有些谋略和才智,没有令儿臣失望。”二皇子带着满意地的笑容说道。</P>
皇后听了二皇子的话,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心中的疑虑也逐渐消散。</P>
二皇子端起了手边的茶,淡淡品了一口,微笑道:</P>
“再有三日,岑逸安便可回宫了。”</P>
* * *</P>
二皇子离开后,皇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她知道二皇子已计划好了所有,但她还是担忧。</P>
于是,皇后来到书房,提笔书写。她要保证二皇子的前程万无一失。</P>
皇后写好信,命人送往西陵家。</P>
可送信之人刚走出裕华宫,便被宫门口等待多时的二皇子拦了下来。</P>
二皇子看着那名太监,语气决然又冷漠地命令道:“把你怀中的信,拿出来吧。”</P>
太监闻言,心中一惊。他不知,为何二皇子会知道他身上藏有皇后给西陵家的书信。但面对二皇子的冷峻和威严,他还是胆怯了,颤颤巍巍地将信件交给了二皇子。</P>
二皇子瞥了一眼信函上的字,对那名太监说道:“你不必对母后提及此事,这封信,本殿下会亲自送去西陵家的。”</P>
太监立即点头,转身退下。</P>
二皇子拿着这封书信回到了乾明宫,他毫不犹豫地拆开了信封,将信上的内容通读了一遍。他知道,皇后定不会如此轻易放下顾虑,即便他已接五皇子回宫,皇后却还是想让西陵家先下手为强。</P>
二皇子缓缓起身,将手中的信函送到了烛火之上。他静静地看着手中的信函渐渐化为灰烬,脸上露出一丝冷笑:</P>
“岑思卿,现在,还不是你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