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向地狱坠落 其一(下)(2 / 2)

“也许是为了让游戏进行下去,不出bug,规则中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食物’的光球只会出现在我们目力所及的地方。”

“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思维惯性,那就是光球会像手机游戏的二维平面地图上四处刷新,所以我们也需要分散人手去整个地图上收集。”

“但实际上——只要我们不看向远处,光球就只会刷新在我们脚下!或者我们用‘管窥蠡测’的方式来看世界,光球的刷新地点也会被我们的目光所确定!”

杨锋把双手举到眼前,作了一个“望远镜”的手势,挡住了自己的一部分视线。

他快速地讲解了他的发现,而这发现真是令人无比震惊。

顺着他“望远镜”所看的方位看去,下一个光球果然就刷新在了他看向的那块陨石上方!

原来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误导项,居然是游戏的名称!

“狱卒”一开始就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贪吃蛇游戏”来命名和类比这场“引力收集”,导致我们下意识套用了手机上的“贪吃蛇”模板,进而认为“目力所及”区域的食物刷新,指的是整个视野内的大地图上随机刷新!

而实际上,“目力所及”就是最大的文字游戏之一。

如果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只需要缓缓散开,走到足够远、足以让互相之间“引力”不碰撞的地区,就可以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等着光球自动刷新到自己身上了!

让我们疲于奔命、疲于应对引力加重带来的变化的,其实正是我们自己忽略掉的思维定式!

杨锋真是……好厉害的游戏高手!

我们三人跳跃行进的速度极快,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而杨锋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不仅跳脱出了自己“成为累赘”的懊恼情绪,甚至还克服了全部的紧张、自责和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精准而迅速地破解了游戏最大的秘密!

“视界”双脚一弹,足下陨石顿时碎裂、露出冰冻的核心,我的身形也如同流星赶月般飞射而出。

这颗被踩碎的“石头”,原来竟是“彗星”一样的结构,内部其实是冰冻的冰晶和一些气体。

也真是难为“天堂文明”了,他们为了给这场漆黑宇宙中的陨星跳跃游戏增色,连石头里藏冰块、假装彗星的“小彩蛋”都安排了。

为了对抗重力而加力弹射,我的跳跃居然已经可以崩裂陨石,这说明引力的威力已经初步显现了。

尽管这所谓的引力只是对我本人增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就像“傲慢之啐”的能力一样,已经足以让我的身体发生变化,让我身上的重力影响周遭环境了!

突入声音射程之后,我马上大声将杨锋的发现告诉张立明,并叫他转告乔荞。

借助“视界”恐怖的目力瞥了一眼,我已经注意到乔荞那边爆出来很多“金币”了。

一大片光球堆积在一块陨石上,显然是乔荞已经损失了一条“游戏生命”了。

疲于奔命的她终于还是运气不好,被抹除器官的时候随机到了大脑。

脑子都没了,这比脑死亡还骇人听闻,“伏灵咒印”自然也不可能构造出脑子那么复杂的东西。

所以脑子被抹除,乔荞就相当于死亡,直接被判定为损失掉一条命,爆金币复活了。

好在爆出来的这些光球她可以选择暂时不吸收,等它们快消散了再一口吃个胖子,给自己争取几秒钟苟延残喘的机会。

当张立明把“管窥蠡测”法教给乔荞之后,她果断地趴在了原地。

这样一来,在她的自重压碎陨石之前,她都只需要瞪起斗鸡眼盯着面前的一小块地盘,就无需担心抓不到光球了。

我暗自合计了一下,现在在场的人除了乔荞之外,暂时还都没有损失“游戏生命”。

也就是说,我、杨锋、张立明,都还有足足三次机会的“容错率”。

然而我的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既然这个“贪吃蛇玩法”充满了诡异的“文字游戏”,那么我们为什么能肯定,“狱卒”从一开始就真的只会在游戏规则的框架内设置东西呢?

或者说,“蛇身”和“空气墙”的存在,还有“食物”和“引力”的秘密,真的已经被我们摸清楚了吗?

返本还原,我认为要破解游戏的真相,必须还是要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思维跳出“游戏参与者”和“玩具角色”的范围,站在游戏设计者和“看客”的角度去思考。

这次的“战斗”不是替身使者之间的解谜和对攻,也不是圣帝那样引动了特定法则和“命运”发动的杀局。

它根本不是一板一眼、有确切规则可循的,其中必然有和规则有关,却又不是规则的东西,等待着我去揭秘!

(继续求为爱发电捏)

(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支持捏)

(迟来了百万字的求三连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