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叛军如野草般肆意滋长,搅得天下大乱。董卓受朝廷之命,率领雄师劲旅发兵征讨。
本应半月便能抵达叛军盘踞之地,然而董卓之军却如同老牛拉车,行进缓慢,足足拖延了一月有余。其手下将领皆满心困惑,犹如坠于重重迷雾之中,不知主公究竟是何心思。
段煨、张济二人,在众将中率先按捺不住,心急火燎地前往董卓营帐求见。
踏入营帐之时,董卓正与贾诩、李儒围坐于案几前,面色凝重地商议要事。见段煨、张济贸然进帐,董卓脸色一沉,双眉紧蹙,怒目圆睁,厉声询问道:“张济、忠明,汝二人不守自营,来此作甚?”那声音犹如洪钟,在营帐中回荡。
段煨拱手,神色焦急道:“主公,末将有一事不明。主公为何行军缓慢而不加速,若能疾行,趁叛军不备,或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说罢,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张济亦抱拳,言辞恳切道:“主公,如此拖沓行军,路途遥远,即便抵达敌军之地,我军怕粮草亦难以为继。军中粮草日渐减少,时日一长,士兵恐生怨言!”他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忧虑。
董卓郁闷非常,起手重重地拍在案几上,吼道:“此事汝二人不必闲管,遵我将令即可,吾已与文忧、文和商议好破敌之策。”
这时,李儒起身,拱手说道:“二位将军莫急,且听吾一言。此次行军缓慢,实乃有意为之。敌军势众,且士气正盛,若我军匆忙进击,未必能占得便宜。且敌军粮草充足,我军长途奔袭,劳师远征,若不能速战速决,必陷困境。缓行一则可麻痹敌军,让其放松警惕;二则可暗中观察敌军动向,寻找其破绽;三则能让我军有充足时间筹备粮草,以待战机。”
段煨与张济二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是疑惑与担忧。他们又将目光投向李儒和贾诩,希望能从这二人身上得到答案。
李儒轻摇羽扇,不紧不慢又道:“二位将军放心,粮草之事吾已派人接送,尔等先回营,不久主公必能破叛军。”
董卓沉声道:“以后没吾之命令,不可擅自离营,还不退下?”那声音如雷霆般震耳。
段煨、张济点头称诺,二人拱手,慌乱中差点碰倒营帐中的兵器,而后慌忙退了出去。董卓哼一声道:“越来越没规矩了。”
李儒笑道:“主公不必生气,段、张二位将军也是为大军着想嘛。”
董卓道:“看来平日里吾对尔等实在太好了。”
李儒笑道:“主公体恤下属,爱兵如子,各将谁人不知。”董卓脸色稍缓,微微叹了口气。
稍作沉默,董卓目光急切地问道:“接下来如何破敌?”
李儒嘴角上扬,神秘地笑道:“一个字,等。”
董卓长叹一口气,叹气道:“哎……让吾等到何时?”
贾诩捋了捋胡须,目光深邃道:“主公放心,快了,不出半月,叛军必乱。”
董卓纳闷道:“文和为何如此肯定?”
贾诩笑了笑,未言语,而是看向李儒。李儒轻咳一声,道:“吾已探得消息,韩遂与边章发生过几次激烈争吵,二人积怨已久。如今局势紧张,怕是要内讧了。”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韩遂实乃小人,见利忘义,边章与北宫伯玉更是碌碌庸人。吾观韩遂必杀此二人,夺得叛军主帅之位,到时……”
董卓哈哈大笑道:“吾那就等这些人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