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给高考生的一份大礼(1 / 2)

东方都市报社,身穿小方格衬衫浅灰色长裤的黄华,面带微笑的找到了广告策划科。

咚咚咚~

看着埋头苦干的一屋子,哪怕此刻的紫红漆木门一直敞着。

站在门口的黄华,还是先敲了三下:“江科长。”

江山抬头一看,立刻笑了:“黄哥?……我还当是那位港商来报社投资了呢!”

蒋壮壮和丁铃铃一起:“黄总经理!”

黄华扶了一下金丝边的眼镜,不好意思的笑着:“你们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快进来坐,”江山向沙发方向使个眼色,然后站起身:“喝茶还是可乐。”

“哎呦,快别跟我提可乐!”

“呵呵呵。”办公室里的几位都笑出了声。

接过一杯清茶后,“给,”黄华把手上的纸拎袋,递给了江山:

“知道你喜欢这些,就拜托去日-本的同事,专门给你收集了一些。”

江山低头一看,喜道:“还真是好东西。”

说完,从袋里抽出了厚厚一摞日-本报纸。

“伱还别说,”黄华深有体会:“我现在也在学你这招,没事就跟国外的报刊取经,每次都有收获。”

“对吧,开卷有益嘛!”此刻,江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手里的报纸上。

大山版的《哆啦梦》从今年4月2日起,在日-本的朝日电视台正式开播了。

此时,连朝日电视台自己都不会想到,这一播就是十多年。

直到2005年,整部《哆啦梦》的动画片才全部制作完毕。

如果十多年只干这么一件事,也不知道究竟是幸福,还是悲哀?

“你们这是在忙什么?”这一会,黄华端着茶杯站在了蒋壮壮身后。

他拿起一张白纸看了看:“轻工局、工商局携东方都市报,诚邀贵单位……嘶,浦江也要开展销会了?”

“你来的正好,”江山给黄华端了张椅子:“赶紧帮同志们一把,能写多少是多少。”

蒋壮壮递笔:“黄总,您受累了。”

丁铃铃递了张单位地址:“黄总,就顺着纸上的地址填。”

黄华笑着摇摇头:“我这可真成了送来门的劳工了。”

“内容都是打印好的,您只要填写一下对方的单位抬头……”

四个人相视一笑,话都懒得说。

毕竟时间短,任务重。

同一座城市,轻工、工商、以及东方都市报的一小撮同志。

都在伏案填写工商局提供的厂商单位地址。

与此同时,《东方都市报》和《浦江工商》也会连续三天刊登展销会邀请函。

两天后,当黄华再次从东方都市报门口路过时。

只见江山他们,正煞有其事的坐在两张办公桌之后。

桌前是前来咨询参展的厂家单位。

桌后的围墙上,张贴着展厅的分布图。

“不同的展区价格当然不一样,”江山秉承着这个年代的服务态度,公事公办道:“最高五百元一天……”

“怎么这么贵,我们可是从郊区赶过来的,”瓷器厂的领导,瞬间皱起了眉:“不是说专门为解决我们的困难,组织了这场展销会嘛……”

另一个的厂家立刻声援道:“就是啊,说得那么好听,还不是为了赚我们的钱!”

江山这时倒笑了,他翻了翻手上的记录册给二位掌掌眼:“看清楚了没?一共就80块展区,交钱登记的已经多少了?”

“这……可我们是困难单位啊!”

“现在谁家没困难,工商局给大家租了那么大一展厅,宣传费、人工费……哪哪都是钱,你们每家就交几百块,这样的展销会在广-州五天得上万……”

“但五百一天太贵了。”

“您干嘛只盯着最好的瞧,顾客走进去都得转着圈的买……谁一进门就掏钱?”

“倒也是,”几位厂家领导,又开始将目光投向展板上的偏远商区:“100一天最划算。”

江山自己都想替他们鼓掌:“赶紧选吧,再晚点哪还能有这好事。”

浦江城的第一场展销会,直接打出了“清仓销售”的口号。

江山完全追寻轻工、工商的指导方针:降库存、降库存、还是降库存。

所以,江山估计这将是场租费最魔幻的一届。

三千个平方,大小80多个展区,半天全部租罄。

毕竟,目前的浦江市正在受g时的政策牵连。

当时给浦江工业定下了生产指标翻两番的任务。

一度导致市里出现了“大楼工厂、马路仓库,”的罕见现象。

直到1980年,浦江的市领导才开始研究全新的城市规划。

披着夜幕的报社总编室里。

江海、江山以及蔡文升,开始商量自己这口小家的经济发展。

“周末特别版?”江海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办报方式。

蔡文升比他也好不到哪去:“怎么个特别法?”

“扩版,”江山早就想这么干了,但是广告的征订量一直没跟上:“咱们报社的发行量一直就围着八万打转,得找机会突破一下。”

蔡文升先不管发行量,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果扩版,哪怕是个单张,一时间上哪去找那么多文稿。”

江海也想到这一点:“周末扩版?也就是说以后每逢周末都的扩,稿件的确是个问题,关键还得是有质量的文稿。”

“这个再好办不过了,”江山从来不觉得这算啥问题:

“中长篇连载、其它报刊转载、国外的国内的都上,既然是周末版,只为人民服务……”

想想那几家即将问世的传奇杂志,都是靠什么火起来的?

“再说第一期咱们都不用费那劲!”江山早想好了对策。

蔡文升惊讶道:“难道你已经收集好文稿了?”

江山指了指自己:“我不就是现成的嘛,那么多读者来信要求重新刊登《潜伏》,

咱们干脆就利用周末版给他来个《潜伏》增刊,还有之前那些高考题,也可以搁一块凑一张综合性试卷。”

“对啊,”江海忽然想到:“过几个月又要高考了,咱们得为今年的高考生送上一份大礼。”

江山点了点桌上的报纸:“内容提要就叫《给高考生的一份大礼》。”

蔡文升笑了:“这样一搞,到了下个周末,发行量还了得!”

“破十万!”

“必须的!”

“同志们,”江山敲重点了:“广告征订量一上来,周末版就更有内容了。”

一旦资金到位,还愁没有好新闻?

过两年,可是国内创作的天堂。

江山很愿意看见,自家的周末增刊上遍布名家名篇!

《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最早发行周末增刊的报纸,1981年首推了“星期刊”。

接着就是1982年南-京的《周末》报。

之后,全国的报纸跑步加入……

下班回家的一路,江海与老三聊着聊着就又骑回了安和街。

“大哥,明天见。”江山摆摆手,提着自行车过门槛。

“着什么急,”江海紧随其后:“一会吃饭时继续聊。”

“妈说你再回家吃饭,就得交伙食费了。”

“这话也就你会说。”

“……”

刚进小院,就看见一众人围着李若诚。

时不时还喊出一声:“哦,”“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