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遇上了强劲的对手(2 / 2)

“江山,我跟你说,”张路知道江山准备出版钢笔字帖的事:

“你就把这两篇序,拿给浦江美术出版社看,保准会同意发行。”

“不着急,”江山等得起:“再等几天,看看燕京那边怎么说。”

1979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近万平方的办公大楼全新落成。

美院的江丰院长,应邀来参加了落成仪式。

这次过来,江院长顺便将出版社拜托美院设计的“中小学课本书封和插图”的画稿带了过来。

“怎么样?”江院长笑问:“这些设计图还满意吧?”

“每一张都非常好,”出版社的社长朱玲翻阅后,做出了肯定:“很符合课文内容,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

“那就好,本来还担心会延误新课本的出版发行呢。”

“一点没耽误,”朱社长笑道:“等明年春天开学,学生们就可以用上新编中小学课本了。”

“朱社长,”江丰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本字稿: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今天我把它带过来了。”

“哦?”朱社长还挺意外的,江院长也会向她推荐书稿?“说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了。”

整本书稿看起来很薄,拿在手里毫无分量。

但,当她翻开一页后直接愣住了:“这是什么……字帖吗?”

“看出来了?”江丰笑道:“很意外吧?我刚开始看时,也和你一个表情。”

“还以为是谁写得呢,”朱社长的确挺意外:“不过……这笔字真漂亮!”

翻了一页又一页。

忽然,朱社长的双眼一亮:“半山腰太挤,我们顶峰见,这不是……”

话还没说完,她赶紧和身旁的工作人员说了几句。

很快,工作人员拿着一份报纸重新走了进来。

“江院长,”朱社长递了份报纸给他:

“这是浦江的一份报纸,他们半个月前在周末版上刊登了一篇……叫什么励志语录。”

江丰已经看在了眼里:“我们顶峰见……嗯?……作者江山?报纸上刊登的钢笔字,不就是这本字帖上的嘛,看来还是有人识货的。”

“我们出版社也是识货的,”朱社长开心的笑道:

“原本还觉得报纸上的字样太少,准备联系作者约稿,没想到您把整本书都送来了。”

“哈哈哈,”江丰笑了起来:

“浦江的出版社不敢出版这本书,说是好久没发行过字帖了,我觉得太可惜了,就送来给你看一眼。”

“37年后,全国的出版社就没在发行过字帖了,”朱社长了解同行们的担心:

“但现在使用钢笔的同志越来越多,这本字帖不但字型大气,内容也非常优秀,应该会受市场欢迎的。”

“这么说,你们出版社同意出版此书了。”

“是的,”朱社长笑着点点头:“您让作者本人和我们联系,商量一下具体的出版事项。”

……

与此同时,已经到达燕京数日的庞中华,正坐在文怀沙的家里。

“字是好字,”合上书稿后,文老仔细想了想:“既然你找到我这来了,我就帮你一把吧。”

他这话,可把庞中华激动坏了。

忙站起身谢道:“文老,我这书如果可以发行,您就是我一辈子的大恩人。”

“先不着急谢我,”文怀沙摆了摆手:“我也只是帮你推荐一下,至于能不能成还两说。”

“有您这话,我就已经很感激了。”

据后世的出版商回忆,庞中华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字帖市场的头把交椅,离不开他的聪明头脑。

这人很会来事,除了交上了文怀沙的关系,还喜欢结交各家新闻单位。

自打自己的钢笔字帖火了后,就开始上各大院校讲授练字技巧。

每到一个地方演讲,还都会提前联系当地的报社和电视台。

时不时,还要在演讲中拉上一段手风琴,美其名曰为劳逸结合。

之后,边拉手风琴边学钢笔字,就成了庞中华的一大教学特色。

很快便给央视看中,并把他的课堂搬上了电视屏幕。

“这样吧,”文怀沙捋了捋关系图:“我先把你的字帖带去给江院长看看,听听他怎么说。”

“江院长?”庞中华问道:“哪位江院长?”

“当然是美院的江院长,他和出版社那边比较熟,”文怀沙缓缓道:

“只要他能看得上,你这本字帖的发行,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开往浦江的列车上,坐在卧铺车厢里的江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字帖已经遇上了一位强劲的对手。

这一会,他正拿着一张张在敦煌拍摄的照片。

“张路,你看这里,”江山挨着张路说道:“这张照片与《九色鹿》剧组的画稿非常相近。”

“嗯,”张路来回比较了一下:“连颜色都很像。”

自那天想起了《清平乐》的宣传照,江山就有了一个主意。

“我准备连续刊登几组对比图,”看着手里的照片,江山继续道:

“下个月《丝路花语》的歌舞剧就要火了,正好让《九色鹿》乘一乘它们的东风。”

“你怎么知道《丝路花语》能火?”

“用脚丫子想也能猜得出呀,”江山瞥了对方一眼:“那么多专家一起上,想不火都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