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在服装店待个三四天,没成想,第二天的时候,老家的服装厂就遇到难题,需要张子明赶回去处理。</P>
张子明只能把服装店内的事情交给了杨小江,让杨小江带着其他四人,把衣架、背景灯、模特架子等按照要求收拾好。</P>
衣架和模特,是村里的家具厂帮忙制作的。</P>
还别说,比后世的不锈钢展示架和塑料模特,没差多少。</P>
至于背景灯,是单独采购的小灯泡,就是为了增强色彩与质感的。</P>
往回走的路上,张子明一直在琢磨,到底是谁呢?</P>
还真有人举报啊?这让张子明有些意外。</P>
村里有能人啊?服装厂刚开工,就有人举报自己走资本主义道路了。</P>
建厂的时候没有人举报,招人的时候没有举报,现在开工了,有人跳出来举报了。</P>
关于举报人的猜想,张子明不好下结论。</P>
毕竟村子这么大,不是铁板一块。</P>
难免会有人看着眼红。</P>
即便张子明为村里做了很多的贡献。</P>
人心叵测。</P>
走到村头的时候,二叔在着急的等待。</P>
大多数事情二叔都能摆平。</P>
可是,唯独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事情,二叔不敢贸然做答复。</P>
这不怪二叔,任何一个有过往经历的人,都有阴影。</P>
但是,二叔是相信大侄子的,相信张子明肯定有后手,要不然不会贸然雇佣30个人。</P>
要知道,现在的个体户是可以雇人的,但是不能超过8个。</P>
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调里,8人就是一道红线。</P>
“子明,你有主意吧?”</P>
二叔焦急但不慌张,相信大侄子。</P>
“叔,放心吧,这服装厂接着就能开工。”</P>
张子明在办理手续的时候,早就有所准备。</P>
所以,应对检查并不害怕。</P>
就是不知道是谁举报的,这让张子明很郁闷,这个人一定要查出来。</P>
不查出这个人来,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给捅一刀。</P>
“叔,来检查的是县里的还是公社里的?”</P>
哪里来检查,很重要。</P>
这次的事情,要么闹大,闹到县里去;要么简单处理,在公社内部低调解决。</P>
“是公社安排人来查的,了解的情况是有人告到了县里,县里安排给了公社的人员来检查。”</P>
二叔做过一些工作,了解了不少情况。</P>
这个检查有点意思。</P>
人人都知道,张子明跟公社的郭书记和刘副书记关系不错,所以避开了到公社举报这个环节,直接举报到了县里。</P>
而县里的意思,也有些看不透。</P>
既然都知道张子明跟公社领导关系不错,怎么还让公社自查呢?</P>
为什么县里不直接来查呢?</P>
个体户雇佣30个人,可不是小事。</P>
把张子明查办了的话,可是大功一件。</P>
有些事情,张子明并不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