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死亡,你竟然还能笑得出?”李斯满面恶意地喝问。</P>
“我在笑你们过于天真,笑你们愚不可及!”</P>
尽管蒙恬并不擅长揣摩人心,但此刻的局势犹如生死对决,他早已洞察到这二人间的勾心斗角。</P>
“李斯,那个身体残缺的赵高,因无后嗣,你想过没有,为了稳固自身权位,日后是否会与你反目成仇?”</P>
蒙恬豪迈地大笑不止。</P>
一个有子嗣的官员与一个无子嗣的官员,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境遇截然不同。</P>
“据我所知,许多身有残疾之人往往性格乖张,他又是胡亥的老师,一旦他掌握实权,朝廷岂不就成了他的一言堂?”</P>
“为了确保自身地位稳固,不受丞相你影响,你猜他会采取何种手段对付你?”</P>
“是效仿我监造兵马俑?还是遭到流放?抑或是在闹市问斩?甚至牵连全族灭门?”</P>
蒙恬放声嘲笑:“李斯,你怎么看呢?”</P>
“休要听他胡言乱语!”赵高显得颇为焦急:“他这是在挑拨离间我们!”</P>
“挑拨?还需挑拨?”</P>
蒙恬嗤笑:“作为</P>
大秦针对方士的逮捕行动,与炼气士又有何干系?正文章节第167回:山中岁月无痕,天道之气重焕生机,祥瑞是否再现?</P>
始皇帝做出了艰难抉择,迈向另一种永恒,寄希望于后世大秦的再度辉煌!</P>
扶苏率领三十万长城铁骑直指匈奴疆域。</P>
“即使大秦面临倾覆,也绝不允许匈奴踏足中原半步。”</P>
这是扶苏向普天之下宣告的决心,</P>
王平则悄然南下,统率百越精锐部队,逐渐淡出世人的视线。</P>
大秦四大主力军团中,除去最强大的三大军团遵循始皇旨意隐匿世间,</P>
剩下的仅胡亥掌控的二十万骊山刑徒军,他们只负责修建始皇陵寝,不仅无战力,且对胡亥命令并不服从。</P>
这样一来,胡亥的地位被李斯、赵高架空。</P>
整个大秦帝国,沦为赵高、李斯权斗的舞台。</P>
正如秦天所言,胡亥登基后,统治残暴无度,</P>
更确切地说,他在赵高的威逼下,开始大规模铲除异己力量。</P>
其中,有多少屠杀是受人胁迫,又有多少出自他内心的不满,实难定论。</P>
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帝王决策从无错误,错的总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奸佞小人。</P>
如今,由于始皇帝的遗诏,李斯行事更有依仗,未像史书记载那样迅速遭赵高排挤。</P>
然而,朝廷内的政治斗争其激烈程度,比起真实的战场并无逊色。</P>
彼此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加速了大秦衰亡的步伐。</P>
众人忙于权力争斗,无人关心民间疾苦,官僚腐败,国家体制彻底崩溃。</P>
当李斯和赵高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局势已失控。</P>
冲突不断升级,已非他们所能驾驭。</P>
当起义军兵临咸阳城下时,两人竟同时舍弃胡亥,各自逃命。</P>
胡亥虽暴虐,却非愚钝之辈,自觉无力回天,遂选择了自杀,保留了一份尊严的死法。</P>
大秦灭亡后不久,刘邦和项羽的时代接踵而至,</P>
然而,无人知晓扶苏及大明诸多将领的下落。</P>
大秦的灭亡过程如此轻易,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P>
但现实就是这样,争夺天下的两者并无余力去探究失踪者的去向,</P>
只要他们不影响自己逐鹿中原,一切皆可忽略。</P>
……</P>
封印嬴政后,秦天并未立刻返回洞府,</P>
他感知到红尘炼心的机缘就在大秦乱世之中,于是孤身步入凡尘。</P>
战争残酷无情,带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痛苦。</P>
行走在大秦的土地上,目睹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秦天连连叹息。</P>
这场战争或许能决出胜负,但对于百姓来说,他们始终是输家。</P>
他们失去了亲人,家园破碎,骨肉分离,</P>
换来的究竟是什么?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牺牲与奉献?</P>
乱世之中,人命轻贱如草,令秦天尤为痛心的是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双亲的孤儿。</P>
这些孩子甚至没有成为战争炮灰的机会,尽管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P>
秦天终于领悟到,为何自己的劫难会降临在大秦末年的乱世之中。</P>
因为他有能力救助这些孩子,甚至可能阻止这种状况的发生。</P>
但他选择遵循天道,顺应世界的进程,放弃干预大秦的命运。</P>
这在其道心上留下了一片阴影。</P>
于是,在这乱世的大秦年间,秦天秘密创办了一家孤儿院,</P>
凡是饥寒交迫,甚至落入人贩之手的孩童,只要秦天遇见,就会竭力救下一个。</P>
数年间,孤儿院收容了几十名孩童。</P>
秦天并非无力拯救更多,而是许多孩子因身处乱世,对成年人充满警惕,不愿轻易信任他人。</P>
即便秦天展现出超凡之处,孩子们依然难以打开心扉。</P>
因此,秦天能做的,仅仅是提供温饱,顺便传授一些强身健体的法术,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P>
数年间,他收获了几十名真心信任并愿意跟随他的孩子。</P>
秦天并未溺爱这些孩子,教导他们唯有劳动才有收获,想要得到食物就得自己努力。</P>
在他的保护下,他们在乱世中辟出一片净土,耕作农田。</P>
闲暇时,他教孩子们识字读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
若有天赋出众者,秦天也不吝啬引领他们踏上修仙之路。</P>
可惜的是,这群孩子中并未出现极具天资者,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也只是习得了秦天的一些基础皮毛。</P>
在秦天看来,这与街头杂耍技艺并无本质区别。</P>
大秦灭亡的时间较预想提前了两年,而刘邦、项羽之间的战争,却因种种原因延长了三年。</P>
在这十数年里,秦天陆续送别了孤儿院中的孩童。</P>
到后来,孤儿院几乎没有新增的孩子,</P>
并非秦天放弃,而是战争发展至此,没有成人的庇护,孩子几乎无法存活。</P>
在教育这些孩子的同时,秦天渐渐驱散了心中的心魔。</P>
这件事真的应由他承担责任吗?</P>
实际上并非如此,应当受到谴责的是制造乱世的权贵,而非未能救下所有孩子的秦天。</P>
送走最后一名孩子后,秦天离开了孤儿院,独身返回山中闭关。</P>
此刻,大秦对他而言,已然无关紧要。</P>
他开始专心在山中闭关修炼。</P>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