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庄一片祥和。</P>
三十年夜饭,古家单吃,两位堂叔家一起,明睿两口子自然和爹、大哥家还有大伯家一起过。</P>
正月初一去各家拜年,哪怕庄子小,孩子们也是高兴的,去哪家拜年都有好吃的,也有红包拿。</P>
云平、云安一早被明睿派去城门口绕了一圈,竟然还有些难民,不是之前的,是刚刚赶来的,衙门对这些人也是头疼,幸亏之前的难民棚还没有拆。</P>
明月心软,让高娘子几个人当天赶着做了两筐馒头让人送去,不留名不露脸,只求一个心安。</P>
实在很可怜。</P>
初二是女人回娘家的日子,现在没人能回去,也没人能回来,几家人想想凑一起再赶着做两大筐馒头,各家出一个人,去广觉寺上香,带上一筐,另外一筐还是送去城门口。</P>
几日一晃而过,转眼就是初六。</P>
这天是王先生成亲的日子。</P>
廖稳婆本就住在古家,自然从古家出嫁,她原本放在回春堂后院的东西,前两天已经全部取回来了,已经成家,日后自然跟着相公走。</P>
酒席明睿怎么也不要王先生出,食材全是他一个人拿的,庄上老老少少的全部能坐席。</P>
新娘新郎的新衣服初五一早就到了各自的手上,衣服是明月裁的,样式很好看,万娘子跟候娘子一人做一套,绣花是来不及了,但衣摆、袖口还是绣了简单的福子纹。</P>
王先生住的地方跟古家不过一百米的路程,喊一声都能听到,但接亲还是用了马车,新娘接到后在庄上绕了一大圈,这才到了王先生的住处。</P>
跟新娘子一起出门的,还有一长串嫁妆,廖氏这么多年也很是积攒了一些。</P>
王先生住的是三间房,厨房一间,正厅一间,一间卧室,这下子把卧房挤的满满当当。</P>
厅内拜了堂后还得摆上一桌,几位妇人会在这里陪新娘吃些饭,其余的则都去正院。</P>
住持拜堂的当然是云大伯,这里他年纪最大,子孙也兴旺,一番礼下来,王先生跟廖氏自是满意到不行。</P>
在乡下,像他们这样的年纪二婚,基本就一辆小毛驴或者牛车拉着就进门,相隔不远的甚至走走就到,办席的都很少,实在想办,也是敷衍了事,说到底,不过是搭伙过日子。</P>
而今日云家、古家甚至全庄人都为他俩的成亲而忙活,求亲、下娉、接亲、行礼、办席,虽然间隔短,但一个没有少,身上穿的红锦料也喜气倍增。</P>
酒席上,王先生很郑重地给大家行了礼:“今日我王平安在这里跟各位道声多谢,多谢你们帮我忙这忙那,我们夫妻一辈子都忘不了此恩。”</P>
“我这一生走的不顺,本以为此生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了,从没有想过我还能成家,还会有家人,这一切都是桃源庄带给我的福气。”</P>
“我不是很会说话的人,借用这碗酒,衷心的感谢大家伙对我们的好,话不多说,一切皆在酒中,干!”</P>
……</P>
明睿这晚上也喝了不少,明月带孩子没有出来,大伯娘坚持她最好两个月不要出门,房间待不住,最好也在屋内小转。</P>
这话她是听的,女人坐月子,坐的好,真的对日后身体都有好处,反之可想而知,现代时这方面的事她就听了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