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元璋好奇心骤起,封建王朝的生命周期规律?这新奇的概念让他眼睛一亮。</P>
\"你给我详细说说,这规律究竟是怎样的。”</P>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P>
苏铭不假思索,手指轻轻敲击,开始讲述历史的脉络:\"汉朝分为东西两部分,总计四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总和也不过五百载。</P>
唐朝宋朝,一个是盛世,一个接近巅峰,但都未能超过三百年大关。”</P>
\"这就是历史的法则,每三百年的周期,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P>
朱家大明,未满三百年,正吻合这规律。”</P>
苏铭的每一字,都像是利剑直刺朱元璋的心。</P>
朱元璋脸庞微红,显然是被激怒了。</P>
苏铭的冷静分析,反而加剧了他的怒火,无法宣泄。</P>
这世间的事,往往如此,对方越是云淡风轻,伤害力越大。</P>
因为,对他而言珍贵无比的事物,在旁人眼中,可能只是寻常。</P>
苏铭此刻虽略有疲惫,但秦淮河畔的繁华并未让他停下脚步。</P>
那群如花似玉的女子,言语如丝,令人心动不已。</P>
王景弘守在华盖殿外,无人关心苏铭是否劳累,他径自坐下,毫不在意朱元璋的怒火。</P>
\"朱皇帝,我累了,让我歇息片刻。”</P>
苏铭从容坐下,双腿交叉,仿佛在宣告自己的随性。</P>
朱元璋见状,眉宇紧锁。</P>
苏铭的独特,超脱于常人,行事洒脱,不拘小节,只求自我舒适。</P>
这在大明,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像他的人。</P>
连朱元璋,这位乞丐出身的皇帝,此刻也效仿苏铭,席地而坐,体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角。</P>
从这个角度看去,龙椅显得格外高高在上。</P>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个角度既陌生又新鲜,通常只有跪拜时才能触及。</P>
苏铭稍作休息,接着说道:“历史的进程,非人力所能左右,尤其是在封建体制下,所有王朝的命运都遵循着相似的轨迹。”</P>
\"所以,朱皇帝,三百年已属不易。”</P>
苏铭的话语,虽是安慰,却并未真正抚平朱元璋心中的波澜。</P>
这样的安慰,反而显得无力。</P>
朱老面色微愠反驳:“你所谓的历史法则,简直是空谈。”</P>
“怎么不说周朝还有八百年的辉煌。”</P>
见老朱坐定,一副气恼的姿态,苏铭不禁生出几分理解。</P>
然而,他并未示弱:“朱皇,这就触及了你的核心问题。”</P>
“你这种行为,懂吗?叫双重标准。”</P>
“就像那些期待孩子成龙的父母,要求学业上要与精英比肩,生活条件却要与贫寒者相提并论。”</P>
“你只盯着周朝的繁荣,何不看看秦朝的崛起。”</P>
“秦朝仅数十载,你明朝已延续三百年,难道还不够幸运。”</P>
呵!老朱愣住了,如此狡辩前所未闻!</P>
当然,要比,也该与更优秀的时代相较!我疯了吗,会拿大明去和秦朝比较?</P>
一想到秦朝的残酷,老朱庆幸大明未步其后尘。</P>
此刻,他心中的壁垒似乎有所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