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认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傲然。</P>
“看样子,你对我了如指掌。”</P>
朱棣的目光如炬,显得颇为满意。</P>
苏铭捕捉到了朱棣的微妙变化,这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权谋之下的明智选择。</P>
“王爷心中自有定数,我只是助您揭示了事实。”</P>
他适时地退一步。</P>
然而,苏铭明白,这不仅仅是权谋的游戏,也是职场的生存法则。</P>
领导者永远是英明的,所有的成就都是他们的光环,下属只是巧妙地迎合和执行。</P>
他在心底无声地讽刺,永乐帝的心胸狭窄,只会让人更加谨慎行事。</P>
苏大人怎可能质疑你的理智?朱允炆骤然间燃起了信念!他豪迈地宣告:“一旦我登基,定然超越建文帝。”</P>
“轻徭薄赋,驱逐边患,扬我国威,使四海归心。”</P>
“绝不逊于高祖皇帝。”</P>
他坚定地望着苏铭。</P>
苏铭附和地点了点头:“那是当然,那是必然的。”</P>
“王爷宏图伟业,实为我大明百姓之福祉。”</P>
“你这话说得,真会拍马屁。”</P>
朱允炆并未理会苏铭取走短刀的举动,他对苏铭可能的威胁毫不畏惧,反而侧过身,目光深邃地望着他:“只要你肯听我的,一切都会好起来。”</P>
“待我完成计划,定会给你一个妥善的出路。”</P>
苏铭感激道:“多谢,多谢。”</P>
“你连杀人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真是口才了得。”</P>
朱允炆调侃道,“难道还需要我谢你吗。”</P>
接着,他继续说道:“你刚才的设想,都属于未来。</P>
现在,我需要的是赢得朝臣的心……你觉得怎么做最好呢。”</P>
苏铭斟酌着开口:“祭拜孝陵。”</P>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P>
朱允炆愣住了,凝视苏铭良久,缓缓点头。</P>
他想起自己太过兴奋,【竟忘记了关乎孝陵的大事。孝陵,那是先帝老朱的安息之地,】他强调靖难而非叛乱,理应首先表示对太祖的敬意,以示孝顺,也许能稍稍洗白自己的形象。</P>
“好主意,你很有见解。”</P>
他赞许道。</P>
“明日,我们祭拜孝陵。”</P>
朱允炆刚宣布完,门外传来一名将领的通报声。</P>
张玉前来禀报。</P>
朱允炆挥手示意,张玉立即出门安排。</P>
他回望苏铭,笑容中带着欣赏:“你的提议非常好!我允许你提出一个愿望。”</P>
苏铭思索片刻,然后问道:“这个愿望能否缓一缓?我现在还没想好具体要什么。”</P>
“等将来有了,再来告诉我。”</P>
朱允炆微感诧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