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接着说,“别跟他们计较,【这些人也挺艰辛的,都是朝中要员,哎。】”</P>
苏铭听后,心中暗骂,这老朱说得轻松,仿佛生死与己无关。</P>
“是吗?理解文官的不易。”</P>
苏铭反问,语气冰冷,“朱皇帝,你什么时候开始慈悲为怀,关心起民众福祉了。”</P>
他犀利地指出,“你朱家的文官,一个接一个,都不是什么善类!你们的江山,就是败在这些纸上谈兵的人手里。”</P>
老朱闻言,差点脱口而出,旋即意识到场合不对,赶紧捂住嘴巴,眼巴巴地看着苏铭,期待他给出答案。</P>
这次的时空波动,揭示了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苏铭意外收获十万积分,他心中不禁一阵雀跃。</P>
早先还以为老朱的潜力已见底,每日的惊喜积分逐渐稀疏。</P>
必须挖掘新的人才资源。</P>
出乎意料的是,仅仅因为明朝的覆灭,就让巴老朱对震惊有了全新的认识,十万积分瞬间落入囊中。</P>
苏铭心情大好,积分在手,万事皆有可能。</P>
积分是他在这洪武王朝挥洒自如的关键所在!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难理解。</P>
自古以来,文官始终是封建帝制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王朝延续的基石。</P>
然而,老朱的文化素养有限,他所熟知的,不过是昏君误国、权臣乱政、或是宦官祸乱。</P>
至于文官能误国,顶多是贪腐官员的罪过。</P>
但从没听说过,整个文官体系可以成为王朝覆灭的导火索!</P>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老朱的认知范围。</P>
即便提及大宋的覆灭,他们也只会归咎于宋朝的积贫积弱和军队战斗力的衰弱。</P>
【苏铭的观点让老朱颇感吃惊,他有些不敢去思索这背后的可能性。】如果大明的天下因文官而败落,那将是何等荒谬。</P>
哪怕理智告诉他,王朝兴衰是自然规律,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设想!即使大明江山败于后辈之手,那也只是家族荣誉的蒙羞,毕竟子孙无能,责任在于朱氏自家。</P>
然而,文官又怎能如此轻易被视作无关紧要?他们是为朱家效力的僚属,却被一群文人弄到国破家亡的地步,这简直是难以置信!为自家雇佣的幕僚,竟让家业衰败,这道理何在?简直是颠覆常理,令人怒不可遏!</P>
\"冷静!毕竟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得给他们留点颜面吧。”</P>
苏铭的话语与老朱先前的腔调相似,却又有所不同。</P>
你不是让我理解建文朝的臣子吗?那你也要理解一下明末的文官啊!大家都要设身处地,别搞双重标准!</P>
老朱涨红了脸,这面子他可不想给。</P>
“你给我解释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他拉住苏铭,气息急促,显然怒气冲冲,非要弄个水落石出。</P>
但明末的往事错综复杂,一时之间哪里说得完?</P>
苏铭只好答道:“待日后亲自带你去看看,你会发现那些人并非全无忠良之心。”</P>
“他们每一个,都是忠贞不渝的典范。”</P>
这时,苏铭察觉到有人走近,抬头一看,原来是朱棣的手下朱能前来寻他,对他施礼道:“燕王有请苏铭大人移步。”</P>
“有何事。”</P>
苏铭询问。</P>
苏铭并未意识到,作为一国之君主动找朱棣会损害他的威仪,他就是要以此回应文官的刁难。</P>
败军之君,还要什么体面?这分明是在挑战权威,自寻死路!</P>
朱能回复道:“陛下,不知您对太子之事有何想法。”</P>
“太子。”</P>
苏铭望着朱能,显得有些困惑。</P>
在这个时候,哪来的太子呢?</P>
朱允炆尚未正式册封太子,朱棣尚未正式登基,太子之位还未确立。</P>